同性恋的伦理审视与法律调整
|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6页 |
| 绪论 | 第6-7页 |
| 第一章 同性恋的时态认知 | 第7-25页 |
| 第一节 同性恋的普遍存在 | 第7-9页 |
| 第二节 同性恋的医学界定 | 第9-11页 |
| 第三节 同性恋的法律规制 | 第11-20页 |
| 一、国外同性恋者的法律地位 | 第11-17页 |
| 二、中国同性恋者的法律地位 | 第17-20页 |
| 第四节 同性婚姻权的法律界定 | 第20-25页 |
| 一、欧洲同性恋者的同性婚姻权 | 第20-21页 |
| 二、美洲同性恋者的同性婚姻权 | 第21-22页 |
| 三、我国同性恋者的同性婚姻权 | 第22-25页 |
| 第二章 同性恋的伦理审视 | 第25-43页 |
| 第一节 古希腊同性恋的伦理审视 | 第25-28页 |
| 一、古希腊的伦理生态结构 | 第25-27页 |
| 二、古希腊同性恋的伦理评价 | 第27-28页 |
| 第二节 西欧中世纪同性恋的伦理审视 | 第28-31页 |
| 一、西欧中世纪的伦理生态结构 | 第28-30页 |
| 二、西欧中世纪同性恋的伦理评价 | 第30-31页 |
| 第三节 西方现代同性恋的伦理审视 | 第31-34页 |
| 一、西方现代的伦理生态结构 | 第31-32页 |
| 二、西方现代同性恋的伦理评价 | 第32-34页 |
| 第四节 中国古代同性恋的伦理审视 | 第34-37页 |
| 一、中国古代的伦理生态结构 | 第34-36页 |
| 二、中国古代同性恋的伦理评价 | 第36-37页 |
| 第五节 现代中国同性恋的伦理审视 | 第37-43页 |
| 一、现代中国的伦理生态结构 | 第37-38页 |
| 二、现代中国同性恋的伦理评价 | 第38-43页 |
| 第三章 同性恋的法律调整 | 第43-56页 |
| 第一节 同性恋法律调整的原则 | 第44-51页 |
| 一、同性恋法律调整的确认原则 | 第44-46页 |
| 二、同性恋法律调整的非婚姻原则 | 第46-48页 |
| 三、同性恋法律调整的宪法原则 | 第48-51页 |
| 第二节 关于我国同性恋立法的初步构想 | 第51-56页 |
| 一、“远离”婚姻家庭的法律规范名称 | 第51-52页 |
| 二、与婚姻法的关系 | 第52页 |
| 三、缔结同性关系的要件 | 第52-53页 |
| 四、生育推定 | 第53页 |
| 五、同性关系解除 | 第53-54页 |
| 六、同性关系的精神损害赔偿 | 第54页 |
| 七、收养 | 第54-56页 |
| 结论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