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引言 | 第10-18页 |
·皮肤真菌病概述 | 第10-13页 |
·致病菌种 | 第10-11页 |
·传染源与流行特点 | 第11页 |
·临床症状 | 第11-12页 |
·皮肤真菌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 | 第12页 |
·诊断 | 第12-13页 |
·机体对皮肤真菌的免疫 | 第13-17页 |
·机体对皮肤真菌的非特异性免疫 | 第13页 |
·机体对皮肤真菌的特异性免疫 | 第13-17页 |
·皮肤真菌感染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 第17页 |
·试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8页 |
·试验材料 | 第18-20页 |
·试验动物 | 第18页 |
·真菌培养基 | 第18-19页 |
·染色液 | 第19-20页 |
·主要试剂 | 第20页 |
·主要仪器 | 第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7页 |
·皮肤真菌的培养与鉴定 | 第20-21页 |
·血液学指标的检测 | 第21页 |
·免疫因子的检测 | 第21-25页 |
·免疫球蛋白IgG、IgM、IgA 的检测 | 第25-26页 |
·甲状腺激素的检测 | 第26-27页 |
·数据处理 | 第27-28页 |
3 试验结果 | 第28-38页 |
·皮肤真菌培养与鉴定 | 第28页 |
·患皮肤真菌病奶牛与健康奶牛血液学指标检测结果 | 第28-30页 |
·患皮肤真菌病奶牛与健康奶牛T 淋巴细胞数量的检测结果 | 第28-29页 |
·患皮肤真菌病奶牛与健康奶牛血常规检测结果 | 第29-30页 |
·患皮肤真菌病奶牛与健康奶牛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 | 第30页 |
·患皮肤真菌病奶牛与健康奶牛免疫学指标检测结果 | 第30-36页 |
·患皮肤真菌病奶牛与健康奶牛血中IL-2、IL-6 含量 | 第30-31页 |
·患皮肤真菌病奶牛与健康奶牛血清中M-CSF 含量 | 第31-32页 |
·患病皮肤真菌奶牛与健康奶牛血清中CD4、CD8 含量 | 第32-33页 |
·患皮肤真菌病奶牛与健康奶牛血清中CD4/CD8 比值 | 第33-34页 |
·患皮肤真菌病奶牛与健康奶牛血清中IgG 含量 | 第34页 |
·患病奶牛与健康奶牛血清中IgM 含量 | 第34-35页 |
·患病奶牛与健康奶牛血清中IgA 含量 | 第35-36页 |
·甲状腺激素检测结果 | 第36-38页 |
·患病奶牛与健康奶牛血清中T_3 含量 | 第36页 |
·患病奶牛与健康奶牛血清中T_4 含量 | 第36-38页 |
4 讨论 | 第38-43页 |
·皮肤真菌的培养与鉴定 | 第38页 |
·机体抗皮肤真菌的非特异性免疫 | 第38-39页 |
·机体抗皮肤真菌的特异性免疫 | 第39-42页 |
·皮肤真菌病奶牛血清中CD4/CD8 的变化 | 第39-40页 |
·皮肤真菌病奶牛血清中IL-2、IL-6 含量的变化 | 第40-41页 |
·皮肤真菌病奶牛血清中IgG、IgA、IgM 的变化 | 第41-42页 |
·皮肤真菌感染奶牛血清中甲状腺激素(T_3、T_4)的变化 | 第42-43页 |
5 结论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