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33页 |
| 1 辐射线在鱼类遗传育种中的研究与应用 | 第12-28页 |
| ·辐射诱变育种 | 第12-14页 |
| ·基本原理 | 第12-13页 |
| ·研究现状 | 第13页 |
| ·应用前景 | 第13-14页 |
| ·单倍体育种 | 第14-25页 |
| ·雄核发育 | 第14-19页 |
| ·雌核发育 | 第19-25页 |
| ·单倍体育种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5-28页 |
| ·快速建立纯系 | 第25-26页 |
| ·基因定位 | 第26页 |
| ·性别遗传机制分析 | 第26-27页 |
| ·单性种群的利用 | 第27页 |
| ·保护濒危鱼类 | 第27-28页 |
| 2 生物DNA辐射损伤的检测方法 | 第28-32页 |
| ·碱洗提法 | 第28页 |
| ·碱解旋法 | 第28页 |
|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 | 第28-29页 |
| ·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 | 第29-32页 |
| ·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的原理 | 第29页 |
| ·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的发展及特点 | 第29-31页 |
| ·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在检测DNA双链断裂中的应用 | 第31-32页 |
| 3 结语 | 第32-33页 |
| 第二章 温度、保存时间及X射线对建鲤精子活力的影响 | 第33-46页 |
| 1 前言 | 第33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3-35页 |
| ·实验材料 | 第33页 |
| ·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 ·精液采集 | 第33-34页 |
| ·精液照射 | 第34页 |
| ·精子活力观察 | 第34页 |
| ·精子群体运动阶段的划分 | 第34-35页 |
| ·数据处理 | 第35页 |
| 3 结果 | 第35-44页 |
| ·不同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对建鲤精子活力的影响 | 第35-41页 |
| ·X射线不同照射时间及保存时间对精子活力影响 | 第41-44页 |
| 4 讨论 | 第44-46页 |
| 第三章 X射线诱发鱼类遗传物质损伤的脉冲场凝胶电泳检测 | 第46-55页 |
| 1 前言 | 第46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6-48页 |
| ·材料 | 第46-47页 |
| ·实验鱼 | 第46-47页 |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47页 |
| ·方法 | 第47-48页 |
| ·精液采集 | 第47页 |
| ·精液照射 | 第47页 |
| ·精子细胞DNA的准备 | 第47页 |
| ·电泳条件 | 第47-48页 |
| ·电泳图像分析 | 第48页 |
| 3 结果 | 第48-53页 |
| ·正交试验设计筛选脉冲场凝胶电泳最佳条件 | 第48-51页 |
| ·不同剂量X射线诱发建鲤精子细胞DNA双链断裂的检测 | 第51-53页 |
| 4 讨论 | 第53-55页 |
| 第四章 X射线诱导建鲤雌核发育的研究 | 第55-67页 |
| 1 前言 | 第55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55-57页 |
| ·实验材料 | 第55页 |
| ·实验方法 | 第55-56页 |
| ·精液采集 | 第55-56页 |
| ·精子的失活处理 | 第56页 |
| ·冷休克和热休克的诱导条件 | 第56页 |
| ·数据处理 | 第56-57页 |
| 3 结果 | 第57-64页 |
| ·X射线不同照射时间对建鲤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 | 第57-60页 |
| ·冷休克和热休克诱导雌核发育二倍体 | 第60-64页 |
| 4 讨论 | 第64-67页 |
| 全文结论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8页 |
| 附录:试验试剂及配制 | 第78-8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81页 |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