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5页 |
1 斜纹夜蛾抗药性和抗性机制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斜纹夜蛾抗药性概况 | 第10-11页 |
·斜纹夜蛾抗药性机制 | 第11-13页 |
2 茚虫威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茚虫威生物活性 | 第13-14页 |
·茚虫威作用机制 | 第14-16页 |
·昆虫对茚虫威的抗性 | 第16-17页 |
3 昆虫钠离子通道研究进展 | 第17-24页 |
·钠离子通道分子生物学 | 第18-22页 |
·昆虫钠离子通道与击倒抗性 | 第22-24页 |
4 本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第二章 茚虫威对斜纹夜蛾的生物活性与亚致死效应 | 第25-38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5-29页 |
·供试斜纹夜蛾 | 第25页 |
·斜纹夜蛾饲养方法 | 第25-26页 |
·供试药剂和仪器 | 第26-27页 |
·试验方法 | 第27-29页 |
·数据分析 | 第2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9-35页 |
·茚虫威、溴虫腈和氟虫腈对斜纹夜蛾的室内毒力比较 | 第29-30页 |
·几种不同生物测定方法的比较 | 第30-31页 |
·亚致死浓度茚虫威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31-33页 |
·亚致死浓度茚虫威对斜纹夜蛾幼虫酯酶活性的影响 | 第33页 |
·亚致死浓度茚虫威对斜纹夜蛾幼虫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 第33-34页 |
·亚致死浓度茚虫威对斜纹夜蛾幼虫体内多功能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35-38页 |
·生物测定 | 第35页 |
·亚致死效应 | 第35-38页 |
第三章 斜纹夜蛾对茚虫威抗性品系选育及其交互抗性和相对适合度研究 | 第38-48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9-41页 |
·供试斜纹夜蛾 | 第39页 |
·斜纹夜蛾饲养方法 | 第39页 |
·抗性品系的选育 | 第39页 |
·抗性风险评估 | 第39-40页 |
·交互抗性的测定 | 第40页 |
·相对适合度的研究 | 第40-4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1-44页 |
·抗性选育 | 第41页 |
·斜纹夜蛾对茚虫威的抗性现实遗传力 | 第41-42页 |
·斜纹夜蛾对茚虫威抗性发展速率预测 | 第42-43页 |
·交互抗性 | 第43页 |
·适合度 | 第43-44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44-48页 |
·斜纹夜蛾对茚虫威抗性选育 | 第44-45页 |
·斜纹夜蛾对茚虫威抗性风险评估 | 第45-46页 |
·交互抗性 | 第46-47页 |
·相对适合度 | 第47-48页 |
第四章 斜纹夜蛾对茚虫威代谢抗性机制研究 | 第48-54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8-50页 |
·试虫 | 第48页 |
·供试药剂及仪器 | 第48-49页 |
·试验方法 | 第49-5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0-52页 |
·酯酶活性 | 第50页 |
·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 | 第50-51页 |
·多功能氧化酶O-脱甲基活性 | 第51页 |
·不同世代幼虫体内酯酶活性的变化 | 第51-52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52-54页 |
第五章 斜纹夜蛾钠离子通道基因片段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 第54-63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4-59页 |
·试虫 | 第54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54-55页 |
·基因组DNA 提取 | 第55-56页 |
·PCR 引物的设计 | 第56页 |
·PCR 扩增斜纹夜蛾钠离子通道基因片段 | 第56页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56-57页 |
·连接反应 | 第57页 |
·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57-58页 |
·重组质粒的筛选与鉴定 | 第58-59页 |
·测序 | 第5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9-62页 |
·PCR 产物的电泳分析 | 第59-60页 |
·序列分析 | 第60-62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