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1 绪论第11-20页
   ·选题背景第11-12页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第12-14页
     ·研究方法第12-13页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3-14页
   ·研究意义与价值第14-16页
     ·研究意义第14页
     ·实践价值第14-15页
     ·学术价值第15-16页
   ·主要创新点第16-20页
2 文献研究第20-28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20-21页
     ·和谐社会第20页
     ·失地农民第20-21页
     ·可持续生计第2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1-26页
     ·失地农民问题的提出第21-22页
     ·失地农民土地补偿和安置问题第22-23页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第23-24页
     ·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第24-26页
   ·小结第26-28页
3 失地补偿个案比较研究第28-50页
   ·个案选择与分析思路第28-29页
     ·总体研究思路第28页
     ·个案选择与数据收集第28-29页
     ·个案分析方法第29页
   ·典型个案研究第29-39页
     ·国外失地农民利益补偿模式第29-35页
     ·我国沿海城市失地农民利益补偿模式第35-36页
     ·我国内地城市失地农民利益补偿模式第36-37页
     ·大连市失地农民利益补偿模式第37-39页
   ·实例比较研究第39-50页
     ·现有征地补偿政策及征地补偿安置方式第39-45页
     ·土地征用及失地农民安置情况第45-46页
     ·失地农民利益补偿中存在的问题及社会影响第46-50页
4 理论模型与因素分析第50-63页
   ·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研究第50-55页
     ·可持续生计的提出第50页
     ·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第50页
     ·可持续生计方法第50-51页
     ·可持续生计方法的应用第51-53页
     ·生计资本的转换第53-55页
   ·建立理论模型第55-56页
   ·X因素分析第56-61页
     ·X1因素分析第56-57页
     ·X2因素分析第57-58页
     ·X3因素分析第58-59页
     ·X4因素分析第59-60页
     ·Y因素分析第60-61页
     ·Z因素分析第61页
   ·假设提出第61-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5 S3LF数据采集和样本分析方法第63-73页
   ·问卷设计、数据采集、样本分析第63-65页
     ·问卷设计第63页
     ·数据采集第63-64页
     ·样本分析第64-65页
   ·题项的设计与生成第65-70页
     ·预试量表的发展第65-69页
     ·量表的修订第69-70页
   ·具体分析方法第70-71页
   ·小结第71-73页
6 S3LF数据分析第73-96页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73-74页
   ·因子分析第74-82页
     ·征地补偿费类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第75-79页
     ·政策支持与保障类因素的因子分析第79-80页
     ·对可持续生计因素的因子分析第80-82页
   ·影响因素信度检验第82-83页
   ·相关分析第83-88页
     ·Y1土地征用费类因素的内部因素相关分析第83-84页
     ·Y2土地赔偿费类因素的内部因素相关分析第84-85页
     ·Y3政策支持与保障因素的内部因素相关分析第85-86页
     ·Z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因素的内部相关分析第86-87页
     ·Z与Y1 Y2 Y3的相关分析第87-88页
   ·回归分析第88-93页
     ·对土地征用费的回归分析第88-90页
     ·对土地赔偿类因素的回归分析第90-91页
     ·对政策支持与保障的回归分析第91-92页
     ·对可持续生计因素的回归分析第92-93页
   ·实证结果讨论分析第93-96页
     ·对假设Ha1和假设Ha2及假设Ha3的讨论第93页
     ·对假设Hb1和假设Hb2的讨论第93-94页
     ·对假设Hc1和假设Hc2及假设Hc3的讨论第94页
     ·对假设Hd1和假设Hd2及假设Hd3的讨论第94-96页
7 综合模型构建及对策第96-119页
   ·征地补偿费用的标准确定及分配方式第96-115页
     ·土地征用费第97-105页
     ·土地赔偿费第105-115页
   ·综合模型构建第115-116页
   ·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对策第116-118页
   ·本章小结第118-119页
8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119-123页
   ·研究结论第119-121页
     ·失地农民问题值得我们做较为全面的研究第119页
     ·个案研究剖析了失地农民利益补偿中存在的问题第119-120页
     ·可持续生计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基本目标第120页
     ·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创新失地农民安置方式第120-121页
     ·实现失地农民生计可持续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第121页
   ·研究局限第121-122页
   ·研究展望第122-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28页
附录A 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调查问卷第128-132页
附录B 甘井子区失地农民调研数据统计表(2007)第132-136页
附录C 大连市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2005)第136-13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38-139页
致谢第139-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钢铁企业面向订单的集成生产计划管理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