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 ·概述 | 第12-15页 |
| ·方案设计综述 | 第15-23页 |
| ·方案设计定义 | 第15-16页 |
| ·原理运动方案在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 第16-20页 |
| ·结构设计在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20-23页 |
| ·方案设计的主要问题 | 第23页 |
|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主要工作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及设计信息表达 | 第25-48页 |
| ·概述 | 第25页 |
| ·机械系统方案设计过程 | 第25-28页 |
| ·设计需求 | 第28-33页 |
| ·功能需求 | 第29-31页 |
| ·结构需求 | 第31-33页 |
| ·设计求解 | 第33-38页 |
| ·机械运动变换基本单元与状态方程 | 第33-35页 |
| ·状态变换矩阵的表达与存储 | 第35-37页 |
| ·基本变换单元的组合 | 第37页 |
| ·设计方案的求解方法 | 第37-38页 |
| ·机械方案设计的信息传输与衔接 | 第38-46页 |
| ·机械原理运动方案的表达模型 | 第38-39页 |
| ·机械原理运动方案符号表达 | 第39-46页 |
| ·设计实例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三章 运动副的符号结构方案设计 | 第48-86页 |
| ·运动副的结构体现 | 第48-50页 |
| ·运动副的功能结构分析 | 第48-49页 |
| ·运动副与轴系的关系 | 第49-50页 |
| ·运动副轴系结构设计方法 | 第50-56页 |
| ·运动副轴系结构方案的求解过程 | 第50-51页 |
| ·运动副轴系的结构方程 | 第51-56页 |
| ·强连接集合元的符号 | 第56页 |
| ·各种运动副轴系的符号结构布置方案 | 第56-66页 |
| ·连架杆回转副轴系(R_(FC)、R_F)的符号布置方案 | 第58-63页 |
| ·连杆回转副轴系(R)的符号布置方案 | 第63页 |
| ·连架移动副轴系(P_F)的符号布置方案 | 第63页 |
| ·牵连移动副轴系(P)的符号布置方案 | 第63-64页 |
| ·高副(齿轮副G、凸轮副CA、摩擦副F)轴系的符号布置方案 | 第64-66页 |
| ·强连接集合元的装配结构符号表达方法 | 第66-80页 |
| ·强连接零件集的概念 | 第66-67页 |
| ·强连接零件集的符号表示 | 第67-69页 |
| ·强连接零件集组成元件的符号表示 | 第69-76页 |
| ·强连接零件集的组成元件间装配关系表达 | 第76-80页 |
| ·单一轴系装配结构方案的生成方法 | 第80-84页 |
| ·单一轴系装配结构方案获取原理 | 第80-82页 |
| ·强连接零件集间的装配模型 | 第82-84页 |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 第四章 基本变换单元及机械系统的结构方案设计 | 第86-123页 |
| ·概述 | 第86-88页 |
| ·基本变换单元及机械系统结构状态方程 | 第88-92页 |
| ·基本变换单元及机械系统结构方案设计的流程 | 第88-89页 |
| ·轴系总数、轴系类型信息的获取 | 第89-90页 |
| ·基本变换单元及机械系统结构状态方程 | 第90-92页 |
| ·强连接集合元符号结构方案的生成方法 | 第92-96页 |
| ·强连接集合元符号方案的布置和组合规则 | 第96-101页 |
| ·符号布置设计信息的表示 | 第101-104页 |
| ·基本变换单元及机械系统装配结构方案的生成和组合规则 | 第104-109页 |
| ·基本变换单元及机械系统装配结构方案的形成原理 | 第104-106页 |
| ·强连接零件集的节点模型表达 | 第106-107页 |
| ·强连接零件集的轴系组合规则 | 第107-109页 |
| ·机械系统原理运动与结构方案设计的可视化 | 第109-110页 |
| ·可视化的作用 | 第109-110页 |
| ·目标 | 第110页 |
| ·可视化软件平台的选择 | 第110页 |
| ·应用实例 | 第110-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2-123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3-126页 |
| ·全文结论 | 第123-124页 |
| ·展望 | 第124-1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6-134页 |
| 附录1 基本变换单元特性表 | 第134-143页 |
| 附录2 钉扣机针杆往复机构运动方案可行解(两个基本变换单元串联) | 第143-147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著)及承担的课题 | 第147-149页 |
| 致谢 | 第149-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