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总则论文

论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章 域外民事权利适用诉讼时效的立法模式及其效力评析第12-16页
 第一节 两种立法模式第12-13页
  一、实体权模式第12页
  二、诉权模式第12-13页
 第二节 评析第13-16页
  一、实体权消灭主义第13-14页
  二、诉权消灭主义第14页
  三、抗辩权发生主义第14-16页
第二章 诉讼时效适用范围概述第16-23页
 第一节 诉讼时效的制度价值第16-18页
  一、诉讼时效的制度价值第16-17页
  二、诉讼时效制度价值和诉讼时效适用范围之联系第17-18页
 第二节 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限于请求权第18-23页
  一、请求权的概念与性质第18-19页
  二、请求权的作用第19-20页
  三、请求权作为我国诉讼时效适用范围的合理性第20页
  四、支配权、形成权、抗辩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第20-23页
第三章 适用诉讼时效的请求权范围第23-34页
 第一节 各类请求权及其诉讼时效的适用第23-31页
  一、债权请求权第23-24页
  二、物权请求权第24-28页
  三、人身权请求权第28-30页
  四、基于知识产权而生的请求权第30-31页
 第二节 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的限制第31-34页
  一、与一定的法律事实或法律关系相伴始终的请求权第31-32页
  二、基于公共利益保护请求权第32页
  三、其他依请求权性质及立法目的不宜适用诉讼时效的请求权第32-34页
第四章 我国关于诉讼时效适用范围的现状及司法实践第34-44页
 第一节 我国关于诉讼时效适用范围的现状第34-36页
  一、我国关于诉讼时效适用范围的立法现状及不足第34-35页
  二、司法实践第35-36页
 第二节 实践中关于诉讼时效适用的几个具体问题第36-44页
  一、无效、可撤销民事行为所生之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问题第37-39页
  二、从权利的请求权与诉讼时效第39-42页
  三、分期、分批履行之债的请求权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注释第45-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后记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魏晋石刻文献复音词通释
下一篇:转型期的中俄知识分子精神状态研究--以张贤亮和尤·波里亚科夫的代表作《绿化树》及《无望的逃离》为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