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数控技术的发展历史 | 第12-13页 |
·数控(NC)阶段(1952~1970年) | 第12页 |
·计算机数控(CNC)阶段(1970年~现在) | 第12-13页 |
·传统数控的局限性 | 第13页 |
·开方式数控系统的概念 | 第13-14页 |
·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现有体系结构 | 第14-15页 |
·国内外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课题来源 | 第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嵌入式数控系统的硬件平台 | 第19-32页 |
·新型数控系统的提出 | 第19-20页 |
·机床控制器硬件平台的选择 | 第20-21页 |
·嵌入式系统(Embedded System)概述 | 第21-25页 |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 | 第21页 |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 第21-22页 |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 | 第22-23页 |
·嵌入式处理器的分类 | 第23-25页 |
·ARM微处理器 | 第25-27页 |
·ARM简介 | 第25页 |
·ARM微处理器系列 | 第25-27页 |
·S3C2410微处理器 | 第27-29页 |
·S3C2410微处理器的性能与特征 | 第27-28页 |
·S3C2410微处理器的体系结构 | 第28-29页 |
·嵌入式数控系统的硬件环境 | 第29-32页 |
第三章 嵌入式数控系统的开发环境的建立 | 第32-43页 |
·嵌入式数控系统的操作系统选择 | 第32-33页 |
·嵌入式系统开发模式介绍 | 第33-34页 |
·利用JTAG烧写Boot Loader | 第34-38页 |
·Boot Loader简介 | 第34-35页 |
·通过JTAG将VIVI烧入开发板 | 第35-38页 |
·基于S3C2410开发板的Windows CE.NET内核的移植 | 第38-43页 |
·Windows CE.NET内核的定制 | 第38-40页 |
·利用斯道Boot Loader烧录Windows CE.NET内核映像 | 第40-43页 |
第四章 机床控制器的蓝牙驱动开发 | 第43-51页 |
·WS-mCNC的无线通信技术的选择 | 第43-44页 |
·机床控制器和移动控制器之间蓝牙通信的实现 | 第44-46页 |
·Windows CE下蓝牙串口驱动程序的实现 | 第46-51页 |
·Windows CE本机设备驱动程序结构 | 第46-47页 |
·蓝牙仿真串口驱动程序实现 | 第47-51页 |
第五章 嵌入式数控系统的实时控制的实现 | 第51-60页 |
·Windows CE.NET的体系结构 | 第51-53页 |
·Windows CE的进程和线程描述 | 第53-56页 |
·Windows CE的进程 | 第53-54页 |
·Windows CE的线程 | 第54-56页 |
·Windows CE的线程创建 | 第54-55页 |
·Windows CE线程的优先级 | 第55-56页 |
·Windows CE的中断机制 | 第56页 |
·PWM定时器的调速功能 | 第56-58页 |
·基于ARM-WinCE数控系统的实时中断控制 | 第58-60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0-62页 |
·总结 | 第60页 |
·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录 | 第65-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