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引言 | 第10-30页 |
·草原光能利用率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光能利用率研究现状 | 第11-24页 |
·光能利用率的定义 | 第11-13页 |
·光能利用率的测定方法 | 第13-19页 |
·生物量调查法 | 第13页 |
·光合速率与叶面积测定法 | 第13-15页 |
·用光量子效率推算光能利用率 | 第15页 |
·基于模型估算光能利用率 | 第15-19页 |
·基于涡度相关技术的光能利用率研究 | 第19-20页 |
·光能利用率的影响因子研究 | 第20-22页 |
·光合途径对光合的影响 | 第20页 |
·气孔导度对光合的影响 | 第20页 |
·大气CO_2浓度对光合的影响 | 第20页 |
·蒸腾速率和水分亏缺对光合的影响 | 第20-21页 |
·植物体氮素水平对光合的影响 | 第21页 |
·综合影响研究 | 第21-22页 |
·光能利用率的空间异质性及时间动态研究 | 第22-23页 |
·研究现状概述 | 第23-24页 |
·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中尺度问题 | 第24-28页 |
·尺度及尺度推绎概念介绍 | 第25-26页 |
·尺度推绎方法及在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 第26-28页 |
·尺度推绎方法 | 第26-27页 |
·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尺度扩展 | 第27-28页 |
·本文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28-30页 |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研究思路 | 第29-30页 |
2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 第30-41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30-34页 |
·地理位置 | 第30-31页 |
·地形地貌 | 第31页 |
·气候条件 | 第31-32页 |
·土壤条件 | 第32页 |
·植被特征 | 第32-33页 |
·人类活动 | 第33-34页 |
·研究方法 | 第34-41页 |
·资料搜集分析 | 第34页 |
·布设实验样点 | 第34-35页 |
·羊草草原试验点 | 第34-35页 |
·大针茅草原试验点 | 第35页 |
·生物量调查法 | 第35-37页 |
·光合(呼吸)速率和叶面积法 | 第37-39页 |
·表观量子效率(α)的测算 | 第39页 |
·环境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及数据分析方法 | 第39-41页 |
3 国内地带性植被LUE资料整理分析 | 第41-46页 |
·不同地理位置植被 LUE及相关因子分析 | 第41-44页 |
·LUE及各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41-43页 |
·简单相关分析 | 第42页 |
·偏相关分析 | 第42-43页 |
·线性回归分析 | 第43-44页 |
·同一地区不同植被类型光能利用率分析 | 第44-46页 |
4 观测期样地气候特征分析 | 第46-54页 |
·生长旺盛期气象要素逐日变化 | 第46-50页 |
·大针茅群落气象要素逐日变化 | 第46-48页 |
·羊草群落气象要素逐日变化 | 第48-50页 |
·生物量调查同期气象要素变化分析 | 第50-54页 |
·大针茅样地生物量同期气象要素变化分析 | 第50-52页 |
·羊草样地生物量同期气象要素分析 | 第52-54页 |
5 生物量调查法之温带典型草原LUE研究 | 第54-77页 |
·两种典型草原群落结构差异 | 第54-59页 |
·温带典型草原热值分析 | 第59-65页 |
·物种水平热值时空变异性 | 第59-64页 |
·物种水平热值空间变异性 | 第59-61页 |
·物种水平热值时间变异性 | 第61-64页 |
·群落水平上热值的时空变化 | 第64-65页 |
·典型草原群落生物量变化 | 第65-71页 |
·群落生物量空间变化 | 第65-68页 |
·群落生物量时间变化 | 第68-71页 |
·温带典型草原 LUE时空变化及其控制因子分析 | 第71-77页 |
·温带典型草原 LUE时空变异性 | 第71-73页 |
·LUE环境控制因子分析 | 第73-77页 |
6 光合速率叶面积法温带典型草原LUE研究 | 第77-83页 |
·光合速率及叶面积法之温带典型草原群落 LUE研究 | 第77-80页 |
·箱式法温带典型草原生态系统 LUE研究 | 第80-83页 |
7 温带典型草原表观量子效率研究 | 第83-96页 |
·典型草原群落水平表观量子效率分析 | 第83-87页 |
·物种水平上的表观量子效率时间变异性 | 第87-96页 |
·最大表观量子效率时间变异性 | 第87-91页 |
·物种日表观量子效率的时间变异性 | 第91-96页 |
8 结论与讨论 | 第96-101页 |
·结论 | 第96-99页 |
·LUE存在较明显的时空变异性 | 第96-97页 |
·典型草原 LUE空间变异性明显 | 第96-97页 |
·典型草原 LUE时间变异性明显 | 第97页 |
·LUE各方法间差异很大 | 第97-98页 |
·温带典型草原具有特殊性 | 第98-99页 |
·小尺度上较高的空间同质性 | 第98页 |
·环境严酷、气候多变 | 第98-99页 |
·对外界环境变化响应的敏感性 | 第99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99-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13页 |
个人简介 | 第113-114页 |
导师简介 | 第114-116页 |
致谢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