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权信托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引言 | 第11-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已有成果综述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及价值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与结构 | 第13-14页 |
2 股权信托概述 | 第14-26页 |
·股权信托的概念与特征 | 第14-15页 |
·股权信托的概念 | 第14页 |
·股权信托的特征 | 第14-15页 |
·股权信托的分类 | 第15-16页 |
·投资理财型股权信托 | 第15-16页 |
·管理型股权信托 | 第16页 |
·股权信托基本法律关系 | 第16-20页 |
·股权信托的目的 | 第16-17页 |
·股权信托的标的 | 第17页 |
·股权信托的委托人 | 第17-18页 |
·股权信托的受托人 | 第18-20页 |
·股权信托的受益人 | 第20页 |
·股权信托与相似概念辨析 | 第20-26页 |
·股权代持 | 第20-22页 |
·股权托管 | 第22-24页 |
·表决权代理 | 第24-25页 |
·股权转让 | 第25-26页 |
3 股权信托立法比较研究 | 第26-37页 |
·英美法系股权信托立法 | 第26-31页 |
·英国——信托立法的起源 | 第26-27页 |
·美国——股权信托的发达 | 第27-30页 |
·英美法系股权信托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 第30-31页 |
·大陆法系股权信托立法 | 第31-34页 |
·德国 | 第31-32页 |
·日本 | 第32页 |
·韩国 | 第32-33页 |
·我国台湾 | 第33页 |
·大陆法系国家股权信托立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33-34页 |
·我国股权信托立法及其发展 | 第34-37页 |
·我国股权信托立法 | 第34-35页 |
·我国股权信托的发展 | 第35-37页 |
4 股权信托具体问题探讨 | 第37-51页 |
·信托股权的内涵 | 第37-39页 |
·股权的性质与内容 | 第37-38页 |
·对信托股权的争论 | 第38-39页 |
·对信托股权内涵的界定 | 第39页 |
·股权信托当事人资格 | 第39-42页 |
·委托人资格的认定 | 第40-41页 |
·当事人资格的特定要求 | 第41-42页 |
·股权信托的设立与效力 | 第42-51页 |
·信托目的的合法性 | 第42-43页 |
·股权的信托与转让 | 第43-47页 |
·股权信托登记(公示) | 第47-49页 |
·股权信托与表决权分割行使 | 第49-51页 |
5 完善我国股权信托立法的若干建议 | 第51-55页 |
·完善我国股权信托立法的基本思路 | 第51-52页 |
·《公司法》与《信托法》的分工 | 第51-52页 |
·立法形式 | 第52页 |
·完善我国股权信托立法的具体建议 | 第52-55页 |
·股权信托的内涵界定 | 第52页 |
·股权信托当事人资格 | 第52-53页 |
·股权信托目的合法性的判定标准 | 第53页 |
·股权信托与股权转让的关系 | 第53页 |
·股权信托登记与公示 | 第53-54页 |
·股权信托下表决权的分割行使 | 第54-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详细摘要 | 第61-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