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集群模式的农村工业化萌芽与成长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1 绪论 | 第12-2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17-19页 |
·研究框架 | 第19-20页 |
·数据来源 | 第20页 |
·可能的创新 | 第20-2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2-34页 |
·工业化发展理论 | 第22-26页 |
·古典经济学的工业化发展理论 | 第22-23页 |
·发展经济学的工业化发展理论 | 第23-25页 |
·内生增长理论 | 第25-26页 |
·产业集群理论 | 第26-33页 |
·早期的产业集群理论 | 第26-27页 |
·二战后的产业集群理论 | 第27-28页 |
·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 | 第28-31页 |
·国内学者有关产业集群的研究 | 第31-33页 |
·本文在文献上可能的贡献 | 第33-34页 |
3 浙江省农村工业化与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 第34-50页 |
·浙江省农村工业化发展概况 | 第34-43页 |
·浙江省经济总体发展情况 | 第34-37页 |
·农村工业化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 第37-39页 |
·浙江省农村工业化的企业和行业特征 | 第39-43页 |
·浙江省产业集群概况 | 第43-46页 |
·浙江省产业质量升级情况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4 濮院羊毛衫产业集群简介与调研设计 | 第50-62页 |
·濮院羊毛衫产业集群演变历史 | 第50-55页 |
·发展历程 | 第50-51页 |
·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原因 | 第51-55页 |
·两种生产组织形式 | 第55-60页 |
·生产流程与组织形式 | 第55-58页 |
·中小企业分工协作制的历史渊源 | 第58-60页 |
·调研设计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5 产业集群与资本壁垒 | 第62-80页 |
·引言 | 第62-64页 |
·文献综述和理论模型 | 第64-69页 |
·概念性模型 | 第64-66页 |
·数理模型 | 第66-69页 |
·产业集群降低初始投资门槛 | 第69-72页 |
·产业集群降低运营资本门槛 | 第72-76页 |
·应用个人社会资本解决运营资本困境 | 第73-74页 |
·应用集群内生社会资本降低运营资本需求 | 第74-76页 |
·统计检验 | 第76-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6 产业集群与资本回报 | 第80-98页 |
·理论模型与待检验假说 | 第80-88页 |
·数据来源与统计特性 | 第88-91页 |
·主要变量说明 | 第88-89页 |
·统计性描述 | 第89-91页 |
·假说检验 | 第91-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7 产业集群与企业家才能 | 第98-108页 |
·引言 | 第98页 |
·理论分析框架 | 第98-100页 |
·企业家的分工协作与能力共享 | 第100-103页 |
·企业家才能使用与生产效率 | 第103-107页 |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8 危机与产业集群的质量升级 | 第108-126页 |
·前言 | 第108-112页 |
·浙江省产业集群遭遇危机的概况 | 第112-113页 |
·典型案例分析 | 第113-116页 |
·理论框架 | 第116-119页 |
·实证检验 | 第119-125页 |
·本章小结 | 第125-126页 |
9 结论 | 第126-130页 |
·主要结论 | 第126-127页 |
·本文的局限性 | 第127-128页 |
·政策启示 | 第128-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44页 |
附录 | 第144-156页 |
附录1 2005年调研问卷 | 第144-148页 |
附录2 2007年调研问卷 | 第148-152页 |
附录3 2000年浙江省149个块状经济统计信息 | 第152-15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156-158页 |
致谢 | 第158-1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