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灾害地质学论文

略阳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及典型群测群防点致灾效应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选题背景第10页
     ·研究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1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第12-14页
     ·研究内容第12-13页
     ·研究思路第13-14页
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第14-24页
   ·地理位置第14页
   ·地形地貌第14-15页
   ·气象与水文特征第15-17页
     ·气象特征第15-17页
     ·水文特征第17页
   ·地层岩性第17-20页
   ·地质构造第20-21页
   ·新构造活动与地震第21页
     ·新构造活动特点第21页
     ·地震活动第21页
   ·水文地质条件第21-22页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第22-24页
第三章 地质灾害特征第24-31页
   ·地质灾害类型及现状第24-27页
     ·滑坡第24-25页
     ·崩塌第25-26页
     ·泥石流第26-27页
     ·地面塌陷第27页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第27-29页
   ·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第29-31页
       ·地质灾害的地形分布第29-30页
     ·地质灾害的地域分布第30-31页
第四章 地质灾害区划与评价第31-41页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区划第31-35页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的原则第31页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的方法第31-33页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第33-34页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评价第34-35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第35-38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原则第35-36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第36-37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第37-38页
   ·防治分区规划与评价第38-41页
     ·防治分区的划分原则第38页
     ·防治分区及评价第38-41页
第五章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第41-54页
   ·群测群防体系的构成及职责第41-43页
     ·群测群防体系的重要意义第41页
     ·群测群防体系的构成第41-42页
     ·群测群防体系各级组织的职责第42-43页
   ·群测群防体系的构建第43-48页
     ·群测群防体系的主要任务第43页
     ·群测群防体系的构建步骤第43-46页
     ·群测群防体系的制度建设第46-47页
     ·群测群防体系的实施保障措施第47-48页
   ·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第48-54页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响应第48页
     ·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和救灾工作的组织第48-54页
第六章 典型群测群防点举例及危险性评价第54-72页
   ·滑坡群测群防举例第54-65页
     ·杜家山滑坡第54-60页
     ·凤凰山滑坡第60-65页
   ·崩塌群测群防举例第65-69页
     ·刘家坎崩塌第65-69页
   ·泥石流群测群防举例第69-72页
     ·马蹄湾泥石流第69-72页
第七章 结论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7-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略阳县地质灾害特征及典型灾害形成机理研究
下一篇:浸没式MBR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