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略表 | 第1-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思路 | 第14-25页 |
·植物基因克隆技术 | 第14-17页 |
·序列克隆 | 第14页 |
·功能克隆 | 第14-15页 |
·定位克隆 | 第15页 |
·表型克隆 | 第15-16页 |
·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 | 第16-17页 |
·茶树功能基因克隆进展 | 第17-23页 |
·茶多酚代谢关键酶基因的克隆 | 第18-20页 |
·与咖啡碱合成有关酶基因的克隆 | 第20页 |
·茶叶香气相关基因的克隆 | 第20-21页 |
·茶氨酸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 | 第21页 |
·茶树中光反应相关基因的克隆 | 第21-22页 |
·茶树中抗逆相关基因克隆 | 第22页 |
·其它基因的克隆 | 第22-23页 |
·EST策略分离功能基因 | 第23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思路 | 第23-25页 |
第二章 茶树查尔酮异构酶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25-32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5-28页 |
·材料 | 第25页 |
·主要试剂和溶液 | 第25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25-26页 |
·引物设计 | 第26页 |
·合成cDNA第一链 | 第26-27页 |
·单链cDNA的环化 | 第27页 |
·巢式PCR反应 | 第27-28页 |
·结果和分析 | 第28-30页 |
·RNA质量 | 第28页 |
·PCR扩增结果和cDNA全长的获得 | 第28-29页 |
·序列同源性和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 | 第29-30页 |
·系统树分析 | 第30页 |
·讨论 | 第30-32页 |
第三章 茶树黄酮醇合成酶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 | 第32-44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2-38页 |
·材料 | 第32页 |
·主要试剂和溶液 | 第32-33页 |
·引物设计 | 第33页 |
·cDNA合成及PCR扩增 | 第33-34页 |
·PCR产物的回收、克隆和测序 | 第34-35页 |
·原核表达引物设计 | 第35页 |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5-37页 |
·重组质粒的双酶切和PCR鉴定 | 第37-38页 |
·外源基因的诱导表达 | 第38页 |
·结果和分析 | 第38-43页 |
·RNA质量 | 第38页 |
·PCR扩增结果和cDNA全长的获得 | 第38页 |
·序列同源性和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 | 第38-40页 |
·系统树分析 | 第40页 |
·黄酮醇合成酶基因的PCR与酶切鉴定 | 第40页 |
·外源基因的诱导表达 | 第40-43页 |
·讨论 | 第43-44页 |
第四章 茶树无色花色素还原酶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与类黄酮合成相关七个基因表达的RT-PCR分析 | 第44-54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4-47页 |
·材料 | 第44页 |
·主要试剂和溶液 | 第44页 |
·引物设计 | 第44-45页 |
·4 cDNA合成及PCR扩增 | 第45页 |
·PCR产物的回收、克隆和测序 | 第45-46页 |
·半定量PCR引物设计 | 第46页 |
·基因表达的RT-PCR分析 | 第46-47页 |
·结果和分析 | 第47-52页 |
·PCR扩增结果和cDNA全长的获得 | 第47-50页 |
·序列同源性和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 | 第50页 |
·系统树分析 | 第50-51页 |
·不同品种间的相对表达含量分析 | 第51-52页 |
·讨论 | 第52-54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 第54-57页 |
·克隆得到了茶树查尔酮异构酶基因 | 第54页 |
·茶树黄酮醇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原核表达 | 第54-55页 |
·克隆获得了茶树无色花色素还原酶基因 | 第55页 |
·利用半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了不同基因的表达情况 | 第55页 |
·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作者简历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