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8页 |
·外来生物风险分析概述 | 第12-14页 |
·外来生物风险分析的意义 | 第12-13页 |
·外来生物风险分析程序 | 第13页 |
·外来生物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外来生物风险评估理论研究方法 | 第14-24页 |
·风险等级评估体系 | 第15-16页 |
·物种适生性分布区预测 | 第16-21页 |
·生态气候评价模型 | 第16-17页 |
·气候包络模型 | 第17-19页 |
·模糊包络模型 | 第19页 |
·遗传算法 | 第19-20页 |
·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 | 第20-21页 |
·模拟物种扩散行为方法 | 第21-24页 |
·反应扩散模型 | 第21-22页 |
·积分差分方程模型 | 第22页 |
·元胞自动机 | 第22-23页 |
·景观中性模型 | 第23-24页 |
·外来生物风险评估中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 第24-26页 |
·集成式地理信息系统(Integrated GIS) | 第24-25页 |
·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Components GIS) | 第25页 |
·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Web GIS) | 第25-26页 |
·本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6-28页 |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26-27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页 |
·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第二章 气候相似性分析法预测外来生物潜在适生区 | 第28-4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8-34页 |
·基础数据 | 第28-29页 |
·相似离度模型 | 第29页 |
·预测适生区及入侵概率的方法 | 第29-30页 |
·严重发生地与原始产地设置 | 第30-31页 |
·预警级别划分 | 第31页 |
·考虑非气候因素 | 第31-34页 |
·中国港口 | 第31-33页 |
·土地利用 | 第33-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47页 |
·相似离度最小值地点确定 | 第34页 |
·中国整体性分析 | 第34-40页 |
·红火蚁入侵中国政区的概率 | 第40-42页 |
·红火蚁入侵中国气候区的概率 | 第42-45页 |
·重点省份分析 | 第45-47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7页 |
·关键点 | 第47页 |
·结果讨论 | 第47-49页 |
第三章 生物气候相似性分析法预测外来生物最适生存区 | 第49-6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9-53页 |
·原理概述 | 第49页 |
·红火蚁参数的确定 | 第49-51页 |
·各气候指标计算方法 | 第51-52页 |
·温度指标(TI) | 第51-52页 |
·湿度指标(MI) | 第52页 |
·海拔指标(AI) | 第52页 |
·入侵概率计算方法 | 第52-5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3-61页 |
·方法可行性验证 | 第53页 |
·预警级别划分 | 第53-54页 |
·中国整体性分析 | 第54-55页 |
·红火蚁入侵中国政区的概率 | 第55-56页 |
·红火蚁入侵我国气候区的概率 | 第56-58页 |
·红火蚁入侵我国逐月分析 | 第58-60页 |
·重点省份分析 | 第60-61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61-65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关键点 | 第62页 |
·结果讨论 | 第62-65页 |
第四章 外来生物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分析 | 第65-8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5-81页 |
·指标体系建立依据 | 第65-66页 |
·指标体系的结构 | 第66-70页 |
·物种入侵风险值计算方法 | 第70页 |
·指标权重设置 | 第70-72页 |
·三级指标项目风险值确定 | 第72-73页 |
·指标定义 | 第73-81页 |
·传入风险 | 第73-75页 |
·定殖风险 | 第75-78页 |
·扩散风险 | 第78-79页 |
·危害风险 | 第79-81页 |
·预警级别划分 | 第8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1-84页 |
·指标权重值 | 第81-82页 |
·红火蚁入侵中国各政区概率值 | 第82-84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84-86页 |
·结论 | 第84页 |
·关键点 | 第84页 |
·结果讨论 | 第84-86页 |
第五章 外来生物风险评估系统开发 | 第86-103页 |
·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概述 | 第86-89页 |
·GIS 开发模式 | 第86-88页 |
·独立开发 | 第86-87页 |
·宿主型二次开发 | 第87页 |
·基于 GIS 组件的二次开发 | 第87-88页 |
·组件式 GIS 二次开发工具──Mapobjects 组件 | 第88-89页 |
·Mapobjects 组件概述 | 第88-89页 |
·Mapobjects 组件相关技术 | 第8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9-94页 |
·系统需求分析 | 第89-90页 |
·系统结构设计 | 第90-91页 |
·系统数据库建立 | 第91-93页 |
·系统数据流程 | 第93-9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94-102页 |
·基础数据管理模块 | 第94页 |
·物种适生分析模块 | 第94-96页 |
·指标综合分析模块 | 第96-98页 |
·地图操作模块 | 第98-102页 |
·基本功能 | 第99-100页 |
·专题图 | 第100页 |
·图层符号化 | 第100-102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102-10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3-105页 |
·结论 | 第103-104页 |
·外来生物风险评估系统的建立 | 第103页 |
·外来生物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103页 |
·红火蚁在中国的适生范围 | 第103-104页 |
·红火蚁在中国的入侵概率分析 | 第104页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04页 |
·展望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6页 |
致谢 | 第116-117页 |
作者简介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