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文物考古论文--各种材料器物论文--玉器论文

试论我国古代的丧葬玉

摘要第1页
Abstract第2-6页
前言第6-8页
第一章 丧葬玉概述第8-11页
 第一节 丧葬玉的概念第8-9页
 第二节 丧葬玉的分类第9-10页
 第三节 丧葬玉的分期第10-11页
第二章 丧葬玉的原始期与发展期第11-25页
 第一节 丧葬玉的原始时期——新石器时期至商代第11-16页
  一、玉与石第11-12页
  二、口(王含)初现第12-14页
  三、玉握的孤例第14-15页
  四、殷商时期第15-16页
 第二节 丧葬玉的发展期——西周至战国第16-25页
  一、时代背景第16-17页
  二、三礼与玉第17页
  三、饭玉与含玉第17-19页
  四、玉握的发展第19-21页
  五、玉覆面的出现第21-23页
  六、消失的鳞施第23-25页
第三章 丧葬玉的高峰期——两汉时期第25-41页
 第一节 西汉玉衣第25-30页
  一、时代背景第25-26页
  二、完整的玉衣第26-28页
  三、玉衣的形制第28-30页
 第二节 西汉时的其它丧葬玉第30-36页
  一、汉时的玉覆面第30-31页
  二、玉塞的出现第31-32页
  三、其它丧葬玉第32-34页
  四、玉(王含)与玉握的发展第34-36页
 第三节 东汉时期——丧葬玉的晚期第36-41页
  一、时代背景第36页
  二、玉衣的定制第36页
  三、玉蝉与玉猪第36-38页
  四、丧葬玉的终结第38-39页
  五、丧葬玉的发展史小结第39-41页
第四章 丧葬玉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第41-57页
 第一节 玉衣的形制第41-45页
 第二节 汉八刀与昆吾刀第45-49页
  一、汉八刀的涵义第46-47页
  二、昆吾刀的来历第47-49页
 第三节 丧葬玉消亡的思想原因第49-54页
  一、原因综述第49-50页
  二、两汉的玄学第50-52页
  三、东汉的佛教第52-53页
  四、争议的经典第53页
  五、考古学的证据第53-54页
 第四节 丧葬玉的象征意义第54-57页
结语第57-58页
感谢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入井人员跟踪定位系统方案选择及基于Zigbee网络平台的人员跟踪定位系统
下一篇:视觉分裂:关于传统美学中主体—从体的关系在视觉表现上缺失部分的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