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一、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意义 | 第10-17页 |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2 主体性教育的起源 | 第11-13页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4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16-17页 |
二、主体性教育的实践 | 第17-22页 |
1 主体性教育的理论 | 第17-20页 |
·主体性教育概述 | 第17-20页 |
·主体性的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学生主体性的基本特征 | 第18页 |
·主体性教育的内涵和特征 | 第18-20页 |
2 主体性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 | 第20-22页 |
·主体性教育的目的 | 第20页 |
·主体性教育的培养目标 | 第20-22页 |
3 主体性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 | 第22-25页 |
·发展学生自主性的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模式 | 第22-23页 |
·发展学生能动性的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 第23-24页 |
·发展学生创造性的教学模式----探究教学模式 | 第24-25页 |
4 新课程标准下主体性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 | 第25-50页 |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理念 | 第25-26页 |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学习目标 | 第26页 |
·新课程标准下主体性课堂教学实践——构建主体性教育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动体系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是高中阶段生物教学的基本依据。《标准》旨在全面提高 | 第26-50页 |
·重塑新型的师生关系 | 第27-30页 |
·优化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问题情境”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 第30-32页 |
·建构主体参与的“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 第32-48页 |
·“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在理论课教学中的实践 | 第32-34页 |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中的实践 | 第34-41页 |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实例 | 第41-48页 |
·建立“教育性评价”的主体性教学评价机制 | 第48-50页 |
三、结论 | 第50-52页 |
1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2.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6页 |
附件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