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 ·酸性溶液中金属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 ·缓蚀剂和缓蚀理论的发展 | 第13-19页 |
| ·缓蚀剂的含义 | 第13页 |
| ·缓蚀剂的使用范围与性能评价标准 | 第13-14页 |
| ·缓蚀剂的理论研究 | 第14-17页 |
| ·缓蚀剂的未来发展方向 | 第17-19页 |
| ·新型绿色环保水处理剂——聚天冬氨酸 | 第19-22页 |
| ·合成工艺 | 第19-20页 |
| ·产物后处理 | 第20页 |
| ·应用 | 第20-22页 |
| ·选题依据和总体工作思路 | 第22-23页 |
| ·选题依据 | 第22-23页 |
| ·总体工作思路 | 第23页 |
| ·课题来源 | 第23-24页 |
| 第二章 实验测试技术及整体实验方案 | 第24-31页 |
| ·实验测试技术 | 第24-28页 |
| ·稳态电化学测量 | 第24-26页 |
| ·交流阻抗方法 | 第26-28页 |
| ·整体实验方案 | 第28-31页 |
| ·实验体系的选择 | 第28页 |
| ·实验测试仪器、设备 | 第28-29页 |
| ·主要化学试剂及其它实验材料 | 第29页 |
| ·实验内容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PASP 在草酸介质中对碳钢的缓蚀作用 | 第31-42页 |
| ·聚天冬氨酸的来源及结构解析 | 第31-32页 |
| ·以L—天冬氨酸为原料合成PASP | 第31-32页 |
| ·测定聚合物的红外光谱 | 第32页 |
| ·体系自腐蚀电位的确定 | 第32-33页 |
| ·稳态极化法测定PASP 在草酸体系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 | 第33-38页 |
| ·碳钢电极在体系中的极化电阻R_p | 第34-35页 |
| ·强极化曲线测试 | 第35-38页 |
| ·静态腐蚀失重试验 | 第38-40页 |
| ·扫描电镜法研究 | 第40-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电化学阻抗谱法研究 PASP 缓蚀效果及机理初探 | 第42-63页 |
| ·PASP 在碳钢/草酸体系中的电化学阻抗谱研究 | 第42-51页 |
| ·实验温度与PASP 浓度对电化学阻抗谱的影响 | 第42-46页 |
| ·EQU 软件拟和阻抗谱数据及分析 | 第46-50页 |
| ·PASP 的使用浓度与缓蚀效率的关系 | 第50-51页 |
| ·电化学阻抗谱研究碳钢在草酸中的钝化 | 第51-56页 |
| ·浸泡时间对电极表面状态的影响 | 第51-52页 |
| ·阳极极化电位下体系的阻抗图谱 | 第52-56页 |
| ·聚天冬氨酸对碳钢缓蚀机理的初步探讨 | 第56-61页 |
| ·PASP 在电极表面的吸附热力学与电极反应的动力学 | 第56-61页 |
| ·PASP 吸附膜的形成 | 第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 第五章 PASP 与其它缓蚀剂的复配协同效应 | 第63-69页 |
| ·复配物质的初步筛选 | 第63页 |
| ·聚天冬氨酸与硫脲的协同作用 | 第63-65页 |
| ·聚天冬氨酸与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协同作用 | 第65-66页 |
| ·聚天冬氨酸与钨酸盐和钼酸盐的协同作用 | 第66-68页 |
| ·聚天冬氨酸与钨酸钠的协同作用 | 第66-67页 |
| ·聚天冬氨酸与钼酸钠的协同作用 | 第67-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全文总结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