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论文

用循环经济理念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导论第10-13页
第一章 循环经济理念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的历史必然性第13-22页
   ·循环经济理念和环境友好型思想形成的历史必然性第13-18页
     ·从人与自然关系看,环境友好型社会思想的形成符合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规律第13-15页
       ·崇拜自然阶段,即原始经济阶段第13-14页
       ·征服自然阶段,即农业经济文明阶段和工业文明经济阶段第14页
       ·协调自然阶段,即后工业经济阶段或可持续发展阶段第14-15页
     ·从经济发展模式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的必然选择第15-18页
       ·传统经济模式第15-16页
       ·生产过程末端治理经济模式第16页
       ·清洁生产模式第16-17页
       ·循环经济模式第17-18页
   ·循环经济模式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我国地位的确立第18-22页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第18-20页
       ·能源资源消耗太高,资源危机日益增加第19-20页
       ·生态安全日益严峻第20页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促进了循环经济模式,环境友好型社会思想在我国的形成与发展第20-22页
第二章 循环经济理论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本质的一致性第22-32页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及其基本操作原则第22-27页
     ·循环经济的起源及其内涵第22-23页
       ·循环经济的起源第22页
       ·循环经济的概念及内涵第22-23页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第23-26页
       ·系统论第23-24页
         ·控制论第24-25页
       ·生态全息论第25-26页
     ·循环经济的基本运作原则第26-27页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概念、内涵及原则第27-28页
     ·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的起源及内涵第27页
     ·环境友好型的内涵第27-28页
   ·环境友好型社会与循环经济本质的一致性第28-29页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可持续性发展的具体化第28页
     ·循环经济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理论核心的具体贯彻与体现第28-29页
   ·以循环经济理念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性第29-32页
     ·树立循环经济理念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第29页
     ·树立循环经济理念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促进社会公平,建设和谐社会的必须第29-30页
     ·树立循环经济理念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应对入世挑战、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第30-31页
     ·树立循环经济理念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转变就业方式,增加就业的需要第31-32页
第三章 国外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第32-40页
   ·发达国家在不同层面的循环经济实践与模式第32-37页
     ·企业层面的实践与模式—美国杜邦化学公司第32页
     ·区域(工业园区)层面——丹麦卡伦堡公司第32-33页
     ·社会层面的实践—德国的双轨制回收系统(DSD)第33-35页
     ·国家层面的实践—日本完善的循环型社会第35-37页
   ·外国的实践对我们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启示第37-40页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第37页
     ·建立完善废物回收体系,抓好资源的减量化工作,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第37-38页
     ·实行以上两点,必须强化政府职能,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第38-40页
第四章 用循环经济理念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模式探讨第40-56页
   ·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原则第40-41页
     ·社会经济活动遵循生态学原则第40页
     ·大系统观分析决策原则第40页
     ·自然资源最初合理使用规划决策优先原则第40-41页
   ·用循环经济理念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模式探讨第41-56页
     ·环境友好型农业规划模式第41-46页
       ·减量化模式第41-42页
       ·再利用模式第42-45页
       ·区域耦合——农业生态科技园模式第45-46页
     ·用循环经济理念构建环境友好型工业模式第46-50页
       ·单个企业的清洁生产模式第47-48页
       ·用循环经济理念构建生态工业园区模式第48-50页
     ·用循环经济理念构建城市垃圾处理体系第50-52页
       ·坚持源头控制—垃圾产生减量化原则第51页
       ·坚持垃圾分类收集原则第51页
       ·坚持市场经济原则——分类收集处理企业化第51-52页
       ·坚持垃圾资源化处理原则第52页
     ·用循环经济理念构建环境友好型城市第52-56页
       ·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内涵第52-53页
       ·环境友好型城市的构建第53-56页
         ·强化两大功能第53页
         ·构建三大体系第53-54页
         ·抓好四大规划第54-56页
第五章 用循环经济理念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途径第56-63页
   ·促进生态意识与环境理论观的转变第56-57页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保障机制第57-58页
     ·建立健全环境友好型法律法规体系第57页
     ·建立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经济政策体系第57-58页
       ·建立健全国民经济绿色核算体系,并将其纳入地方和政府的政绩考核第57-58页
       ·强化政策导向,形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激励机制第58页
   ·大力发展促进循环经济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第58-61页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支撑技术体系第59页
     ·构建支持技术的原则第59-60页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第60-61页
   ·转变消费理念,建立可持续绿色消费模式:第61-63页
     ·可持续绿色消费的内涵第61页
     ·建立可持续发展绿色消费模式的途径第61-63页
       ·大力提倡可持续绿色消费,转变消费观念第61-62页
       ·推行可持续的绿色消费的政策体系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后记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食管鳞癌中HIF-1α、VEGF、CD105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下一篇:城市停车诱导系统设计与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