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8页 |
·小麦穗发芽的危害 | 第9页 |
·小麦穗发芽的影响因素 | 第9-15页 |
·穗部及籽粒性状对穗发芽的影响 | 第9-10页 |
·激素 | 第10页 |
·其它化学物质 | 第10页 |
·发芽过程中生理生化特性 | 第10-15页 |
·植物硫氧还蛋白 | 第15-18页 |
·硫氧还蛋白系统 | 第15页 |
·Trx靶蛋白的研究 | 第15-16页 |
·硫氧还蛋白的功能 | 第16-18页 |
2. 引言 | 第18-20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0-25页 |
·材料 | 第20页 |
·方法 | 第20-25页 |
·目的基因PCR检测 | 第20-21页 |
·穗发芽试验 | 第21页 |
·籽粒发芽试验 | 第21-22页 |
·硫氧还蛋白h(Trxh)活性的测定 | 第22-23页 |
·α-淀粉酶、β-淀粉酶的测定 | 第23页 |
·淀粉脱支酶的测定 | 第23页 |
·蛋白酶活性测定 | 第23-24页 |
·总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 第24页 |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第24页 |
·蛋白质各组分含量的测定 | 第24页 |
·呼吸速率的测定 | 第24-25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5-40页 |
·00T89目的基因的分子检测 | 第25-27页 |
·基因组DNA浓度、质量的检测 | 第25页 |
·梯度PCR确定引物适宜的退火温度 | 第25页 |
·00T89转基因株系T5代分子检测 | 第25-26页 |
·00T89转基因株系T6代分子检测 | 第26-27页 |
·转基因株系与对照发芽特性研究 | 第27-30页 |
·转基因株系与对照小麦穗发芽特性分析 | 第27-29页 |
·转基因株系与对照小麦籽粒发芽特性分析 | 第29-30页 |
·小麦穗发芽参数和籽粒发芽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第30页 |
·转基因株系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 第30-40页 |
·转基因株系与对照小麦籽粒硫氧还蛋白活性的变化 | 第30-31页 |
·转基因株系与对照小麦籽粒的淀粉酶活性的变化 | 第31-33页 |
·转基因株系与对照小麦籽粒蛋白酶活性的变化 | 第33-34页 |
·转基因株系与对照小麦籽粒碳水化合物的变化 | 第34-36页 |
·转基因株系与对照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变化 | 第36-38页 |
·转基因株系与对照小麦籽粒的呼吸代谢 | 第38-40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0-45页 |
·得到稳定遗传的转基因后代株系 | 第40页 |
·转基因株系具有明显的抗穗发芽和籽粒发芽特性 | 第40-41页 |
·转基因株系籽粒中硫氧还蛋白活性降低 | 第41页 |
·转基因株系籽粒中淀粉酶蛋白酶活性降低 | 第41-43页 |
·转基因株系籽粒的淀粉及其组分含量升高,可溶性性糖含量降低 | 第43页 |
·转基因株系籽粒的清蛋白、谷蛋白含量增加,发芽籽粒储藏蛋白降解缓慢 | 第43-44页 |
·转基因株系籽粒的呼吸速率降低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ABSTRACT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