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

基于RS和GIS松潘地区天然林景观动态过程与分类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8页
1 绪论第18-25页
   ·课题背景第18-19页
   ·景观生态研究概况第19-22页
     ·景观与景观格局第19页
     ·景观格局的概念第19页
     ·景观格局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0页
     ·森林景观生态研究进展第20-22页
   ·次生天然林恢复重建的生态学基础理论第22-25页
2 研究区域概况、数据材料及方法第25-32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25-26页
     ·地理位置第25页
     ·地质地貌第25页
     ·水文与气象第25-26页
     ·土壤第26页
     ·植被第26页
   ·研究数据第26-28页
     ·数据源第26-27页
     ·设置临时样地第27-28页
   ·研究方法第28-32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8页
     ·研究路线图第28-30页
     ·重点解决的问题第30-32页
3 数字高程模型第32-52页
   ·数字高程模型来源第32-33页
     ·在解析测图仪等航测仪器上采集第32-33页
     ·由地形特征点内插DEM第33页
     ·摄影测量生产DEM第33页
     ·地形图等高线数字化第33页
   ·地形图的坐标配准及精度检验第33-34页
     ·扫描地形图误差来源第33-34页
     ·地形图几何纠正及精度分析第34页
   ·地形图的矢量化第34-35页
     ·地形图矢量化第34-35页
     ·错误改正第35页
     ·地形图拼接第35页
   ·DEM生成第35-43页
     ·DEM内插第35-40页
     ·规则格网DEM的生成第40-43页
   ·DEM精度检验第43-48页
     ·DEM精度检验方法第43-44页
     ·DEM精度检验第44-48页
   ·数字地形分析第48-50页
     ·坡度分析第48页
     ·坡向分析第48-50页
   ·高程分带第50页
   ·本章小节第50-52页
4 SPOT5正射校正及数据处理第52-71页
   ·遥感影像变形分析第52页
   ·数字微分纠正第52页
   ·多项式纠正法第52-54页
   ·通用构像方程纠正法第54-58页
   ·传感器波段特性分析第58页
   ·卫星辅助信息文件第58-59页
   ·对全色波段的正射校正第59-69页
     ·工程文件的建立第59-61页
     ·控制点的采集第61-63页
     ·空三加密第63-66页
     ·多光谱校正第66页
     ·遥感影像统计特征分析第66-67页
     ·最佳波段组合第67页
     ·图像融合第67-69页
   ·图像的分类第69-70页
     ·景观类型划分第69页
     ·遥感图像分类第69-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5 遥感数据(landsat TM)的处理第71-85页
   ·遥感数据的几何校正第71页
   ·自动匹配功能的使用第71-77页
   ·图像的拼接第77-78页
   ·最佳波段选择第78-79页
     ·遥感数据统计特征分析第78页
     ·OIF指数计算第78-79页
   ·遥感图像的分类第79-84页
     ·景观类型分类系统的确定第79-80页
     ·分类模板评价第80页
     ·分类方法选择第80页
     ·分类后处理第80-81页
     ·分类后精度验证第81-84页
   ·本章小结第84-85页
6 空间景观格局及定量分析第85-134页
   ·景观空间格局第85页
   ·景观格局指数第85-92页
   ·景观格局指标的计算第92-93页
   ·景观结果分析第93-133页
     ·高程分带第93-116页
     ·景观格局的垂直分布第116-119页
     ·景观格局的坡度分布特征第119-121页
     ·景观格局的坡向分布特征第121-123页
     ·景观格局的高程、坡向、坡度的总体特征分布第123-126页
     ·数据采集方法第126-127页
     ·景观要素空间分布趋势面分析第127-133页
   ·本章小结第133-134页
7 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第134-145页
   ·总体景观格局变化第134-135页
   ·区域景观类型及景观格局变化第135-144页
     ·景观类型总面积变化分析第135-136页
     ·区域景观类型结构组成第136-138页
     ·景观异质性变化分析第138-142页
     ·主要景观类型空间变化第142-144页
   ·本章小结第144-145页
8 景观生态评价与生态分类第145-162页
   ·景观生态规划第145-146页
     ·森林景观生态规划第145页
     ·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第145-146页
     ·景观生态规划的步骤第146页
   ·景观生态评价第146-155页
     ·评价单元第146-147页
     ·生态评价分级第147-148页
     ·评价指标的评价方法第148-149页
     ·各指标权重的确定第149-150页
     ·模糊评价第150-151页
     ·评价结果与分析第151-155页
   ·景观生态分类第155-160页
     ·森林景观生态分类第155-157页
     ·灌丛景观生态分类第157-158页
     ·草地景观生态分类第158-159页
     ·农(弃)耕地景观生态分类第159页
     ·荒山荒地景观生态分类第159-160页
     ·水域、湿地景观生态分类第160页
     ·裸崖地景观生态分类第160页
     ·迹地景观生态分类第160页
   ·本章小结第160-162页
9 结论第162-165页
参考文献第165-17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74-175页
致谢第175-176页

论文共1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状硼氮团簇的理论化学研究
下一篇:基于XML的数据交换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