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鹿不同部位肌肉组织特性与品质的差异性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前言 | 第9-10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 ·鹿肉的营养特性及开发前景 | 第10-12页 |
| ·鹿肉的食用价值 | 第10页 |
| ·鹿肉的药用价值 | 第10-11页 |
| ·鹿肉的开发前景 | 第11-12页 |
| ·影响肉质的因素 | 第12-19页 |
| ·遗传因素 | 第12-14页 |
| ·营养饲养因素 | 第14-18页 |
| ·环境因素 | 第18-19页 |
| ·畜禽肉品质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肌肉肌苷酸含量及营养成分与肉质关系的研究现状 | 第19页 |
| ·肌肉组织学特性与肉质关系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1-28页 |
| ·试验材料 | 第21-22页 |
| ·试验动物的来源及样品的采取 | 第21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1-22页 |
| ·主要试剂及药品 | 第22页 |
| ·试验方法 | 第22-27页 |
| ·鹿肉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 第22-25页 |
| ·鹿肉肌营酸含量的测定 | 第25页 |
| ·鹿肉组织学特性分析 | 第25-27页 |
| ·数据处理 | 第27-28页 |
| ·基本统计参数 | 第27页 |
| ·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27页 |
| ·对胴体性状与肉质性状进行表型相关分析 | 第27页 |
| ·用最短距离法对胴体性状进行聚类分析 | 第27-28页 |
| 4 结果 | 第28-42页 |
| ·马鹿鹿体不同部位肉质性状研究 | 第28-39页 |
| ·常规营养成分 | 第28-33页 |
| ·肌肉组织学特性 | 第33-38页 |
| ·风味物质 | 第38-39页 |
| ·肉质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第39-41页 |
| ·鹿体不同部位肌肉的聚类分析 | 第41-42页 |
| 5 分析与讨论 | 第42-47页 |
| ·性别与鹿肉品质 | 第42-43页 |
| ·性别与鹿肉常规营养成分 | 第42页 |
| ·性别与鹿肉组织学特性 | 第42页 |
| ·性别与鹿肉风味 | 第42-43页 |
| ·鹿体不同部位肌肉组织学特性与鹿肉品质 | 第43-45页 |
| ·肉质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第45-46页 |
| ·不同部位鹿肉的聚类分析 | 第46-47页 |
| 结论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 附图 试验鹿肌纤维照片 | 第54-5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