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消费的符号学解读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导论 | 第7-13页 |
1、文化消费的理论研究 | 第7-8页 |
2、符号学说的理论成果 | 第8-9页 |
3、文化消费的符号内涵 | 第9-11页 |
4、文化消费的符号属性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文化消费的符号学构成 | 第13-26页 |
一、文化符号的符号学构成 | 第13-17页 |
1、图像符号 | 第13-14页 |
2、指示符号 | 第14-16页 |
3、象征符号 | 第16-17页 |
二、文化消费中的符号学构成 | 第17-22页 |
1、文化消费中的能指和所指 | 第17-19页 |
2、文化消费中的语言和言语 | 第19-20页 |
3、文化消费中的外延和内涵 | 第20-22页 |
三、文化消费的符号学构成逻辑 | 第22-26页 |
1、意义漂移 | 第22-24页 |
2、意义认同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文化消费的符号性实现 | 第26-41页 |
一、媒介传播中意义的显现 | 第26-30页 |
1、传播符号意义的媒介 | 第26-27页 |
2、媒介传播的隐喻功能 | 第27-28页 |
3、媒介传播的转喻功能 | 第28-30页 |
二、消费仪式中意义的实现 | 第30-35页 |
1、占有仪式与意义的个性化 | 第31-32页 |
2、赠送仪式与意义的复杂化 | 第32-33页 |
3、转让仪式与意义的理性化 | 第33-35页 |
三、历史继承中意义的递延 | 第35-41页 |
1、符号崇拜中意义的递延 | 第35-37页 |
2、文化创新中意义的递延 | 第37-41页 |
第三章 文化消费品的符号类别与特性 | 第41-54页 |
一、官方话语系统的主流推介品 | 第41-45页 |
1、侧重意识形态的符号载体 | 第42-43页 |
2、主导性文化消费 | 第43-45页 |
二、民间话语系统的大众消费品 | 第45-49页 |
1、侧重快乐意义的符号载体 | 第45-47页 |
2、反抗性文化消费 | 第47-49页 |
三、精英话语的高雅艺术品 | 第49-54页 |
1、侧重审美意义的符号载体 | 第49-52页 |
2、协商性文化消费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