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国内研究的技术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外研究的技术发展现状 | 第11页 |
| ·珩研技术的优点 | 第11-12页 |
|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指标 | 第12-15页 |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 ·技术指标 | 第12-15页 |
| 第二章 发动机缸套珩研加工原理及工艺分析 | 第15-19页 |
| ·基本原理 | 第15-16页 |
| ·工艺原理分析 | 第16-19页 |
| ·珩研压力 | 第16-17页 |
| ·研磨剂及混合比 | 第17页 |
| ·珩研速度 | 第17-19页 |
| 第三章 发动机缸套珩研加工机床的结构特性 | 第19-31页 |
| ·总体设计方案 | 第19-22页 |
| ·结构特性 | 第22-31页 |
| ·主传动系统及主轴 | 第22-23页 |
| ·床身系统 | 第23-24页 |
| ·夹具系统 | 第24-25页 |
| ·专用珩研头及连接杆 | 第25-26页 |
| ·研磨剂循环供给系统 | 第26-27页 |
| ·冲洗系统 | 第27-28页 |
| ·液压及气动系统 | 第28-29页 |
| ·电气自动控制系统 | 第29-31页 |
| 第四章 计算说明 | 第31-46页 |
| ·机床系统计算 | 第31页 |
| ·主轴传动系统及主轴设计计算 | 第31-35页 |
| ·主轴转速计算 | 第31页 |
| ·往复运动油缸设计计算 | 第31-32页 |
| ·主轴导向长度的计算 | 第32-33页 |
| ·主轴刚性校核计算 | 第33-35页 |
| ·夹具系统设计计算 | 第35-36页 |
| ·床身与主轴箱体联接强度校核计算 | 第36-37页 |
| ·珩研参数计算 | 第37-40页 |
| ·珩研进给油缸压力P_1与珩研压力P的关系 | 第37-38页 |
| ·珩研阻力计算 | 第38页 |
| ·研磨片寿命计算 | 第38-40页 |
| ·液压系统设计计算 | 第40-41页 |
| ·研磨剂及混合比的计算 | 第41页 |
| ·实验结果 | 第41-46页 |
| ·珩研压力 | 第41-42页 |
| ·珩研速度 | 第42页 |
| ·珩研功率 | 第42页 |
| ·珩研工艺参数 | 第42-43页 |
| ·工件测量报告 | 第43-46页 |
| 第五章 关键技术与主要结构 | 第46-48页 |
| ·双油缸驱动技术与主轴导向机构 | 第46页 |
| ·气囊夹紧技术 | 第46页 |
| ·主轴轴线与工作台垂直度调整机构 | 第46-47页 |
| ·珩研头 | 第47-48页 |
| 第六章 珩研技术的优点及效益分析 | 第48-50页 |
| ·“发动机缸套珩研加工工艺技术”的主要优点 | 第48页 |
| ·“发动机缸套珩研加工工艺技术”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第48-50页 |
| ·经济效益 | 第48-49页 |
| ·社会效益 | 第49-50页 |
| 结论 | 第50-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