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科学发展的人文环境探析--以科学中心的形成为例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一 人文环境的构成 | 第9-18页 |
| ·人文环境的涵义 | 第9-10页 |
| ·促进科学发展的人文环境的构成 | 第10-14页 |
| ·良好的社会文化价值导向 | 第10-11页 |
| ·兴旺的文教事业 | 第11-12页 |
| ·繁荣的人文社会科学 | 第12-14页 |
| ·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 | 第14页 |
| ·人文环境的功能层次 | 第14-18页 |
| ·制度层次的载体作用 | 第15-16页 |
| ·观念层次的主导作用 | 第16-18页 |
| 二 人文环境影响科学的原因 | 第18-26页 |
| ·科学的人文属性—内在诱因 | 第18-20页 |
| ·科学知识社会学视野下的科学 | 第18-19页 |
| ·科学发展模式中的人文因素 | 第19-20页 |
| ·人文因素对科学主体的影响 | 第20-22页 |
| ·追求自由的信念 | 第20-21页 |
| ·对信念与价值的认可与追求 | 第21-22页 |
| ·批评与创新精神的支持 | 第22页 |
| ·人文因素对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 | 第22-26页 |
| ·理性的方法 | 第22-23页 |
| ·非理性的方法 | 第23-26页 |
| 三 古代科学中心形成的人文环境 | 第26-33页 |
| ·古希腊科学的兴起 | 第26-30页 |
| ·自由平等善于学习的社会理念 | 第27-28页 |
| ·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 | 第28-30页 |
| ·古代中国科技的兴起 | 第30-33页 |
| ·人文底蕴的积极作用 | 第31页 |
| ·富有民族特色的科学思想 | 第31-33页 |
| 四 近代科学中心形成的人文环境 | 第33-42页 |
| ·英国科学兴盛的人文环境 | 第33-36页 |
| ·重视学术的社会文化氛围 | 第33页 |
| ·重视教育的发展,形成许多学院 | 第33-35页 |
| ·经验主义的传统与新教精神确立的价值取向 | 第35-36页 |
| ·法国科学兴盛的人文环境 | 第36-38页 |
| ·高扬理性的启蒙运动 | 第37页 |
| ·重视人才与完善科教制度 | 第37-38页 |
| ·内蕴丰富的哲学文化传统 | 第38页 |
| ·德国科学兴盛的人文环境 | 第38-42页 |
| ·重视学习外国的风尚 | 第39页 |
| ·悠久的思辨哲学传统 | 第39-40页 |
| ·重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教育观 | 第40-42页 |
| 五 中国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建设 | 第42-51页 |
| ·人文环境存在的问题 | 第42-45页 |
| ·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偏颇 | 第42-44页 |
| ·制度文化的制约 | 第44-45页 |
| ·人文社会科学的冷遇 | 第45页 |
| ·人文环境建设的对策 | 第45-51页 |
| ·构建积极的社会文化价值导向 | 第46-48页 |
| ·建立适应科学发展的制度文化 | 第48页 |
| ·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建设 | 第48-49页 |
| ·弘扬优秀传统思想 | 第49-51页 |
| 结束语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