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前言 | 第6-10页 |
| 一、选题缘由 | 第6-7页 |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第7-8页 |
| 三、主要观点 | 第8-9页 |
| 四、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 一、文本分析:中学生守则、规范中的责任意识内涵评析 | 第10-38页 |
| (一) 近期学生守则中责任意识内涵扫描 | 第10-15页 |
| 1、生命责任意识扫描 | 第11页 |
| 2、成才责任意识扫描 | 第11-12页 |
| 3、回馈责任意识扫描 | 第12-13页 |
| 4、行为责任意识扫描 | 第13-14页 |
| 5、比较与分析 | 第14-15页 |
| (二) 比较视野下的完善建议 | 第15-20页 |
| 1、现行的中美中学生守则 | 第15-16页 |
| 2、比较分析 | 第16-18页 |
| 3、启示和建议 | 第18-20页 |
| 二、现状分析:中学生遵守和学校开发利用《守则》与《规范》的概况及原因 | 第20-29页 |
| (一) 中学生遵守《守则》和《规范》的概况 | 第20-23页 |
| 1、目的明确-遵守型 | 第21页 |
| 2、目的不明确-遵守型 | 第21-22页 |
| 3、无目的-不遵守型 | 第22-23页 |
| (二) 学校开发利用《守则》和《规范》的简况 | 第23-26页 |
| 1、忽视《守则》和《规范》的开发利用 | 第23页 |
| 2、重视《守则》和《规范》的开发利用 | 第23-26页 |
| (三) 原因分析 | 第26-29页 |
| 1、积极实施和遵守的原因分析 | 第26-27页 |
| 2、消极实施或不遵守的原因分析 | 第27-29页 |
| 三、功能发挥:利用《守则》和《规范》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意识的方法及活动 | 第29-38页 |
| (一) 文本学习:用感知唤醒责任意识 | 第29-32页 |
| 1、责任意识 | 第29页 |
| 2、责任意识培养目标 | 第29页 |
| 3、责任意识在活动中苏醒 | 第29-32页 |
| (二) 情感渲染:以情动人加深责任意识 | 第32-34页 |
| 1、责任情感 | 第32页 |
| 2、责任情感培养目标 | 第32页 |
| 3、责任情感活动在活动中浓烈 | 第32-34页 |
| (三) 行为表现:以实践深化责任意识 | 第34-38页 |
| 1、责任行为 | 第34-35页 |
| 2、责任行为培养目标 | 第35页 |
| 3、能力在活动中激发 | 第35-38页 |
| 附录 | 第38-42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 后记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