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一) 政府干预住房市场研究 | 第9-10页 |
(二) 发达国家和地区住房政策研究 | 第10-11页 |
(三) 转型时期我国住房政策研究 | 第11-12页 |
三、研究目的和视角 | 第12页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18页 |
(一) 住房 | 第12-14页 |
(二) 住房问题 | 第14-15页 |
(三) 住房政策 | 第15-17页 |
(四) 城镇低收入人群 | 第17-18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8页 |
六、本文研究的路径图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政府干预住房问题的理论分析 | 第19-25页 |
一、住房市场的特殊性与政府干预 | 第19-21页 |
二、政府干预住房的目标 | 第21-22页 |
三、政府干预住房的基本模式 | 第22-23页 |
四、政府干预住房的局限性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国外及香港地区城镇低收入人群住房政策分析 | 第25-40页 |
一、国外及香港地区低收入人群的住房政策概况 | 第25-29页 |
(一) 美国的住房政策 | 第25-26页 |
(二) 英国的住房政策 | 第26-27页 |
(三) 瑞典的住房政策 | 第27页 |
(四) 新加坡的住房政策 | 第27-28页 |
(五) 香港地区的住房政策 | 第28-29页 |
二、低收入人群住房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 | 第29-36页 |
(一) 住房政策发展的相似性 | 第29-30页 |
(二) 住房政策的类型比较 | 第30-32页 |
(三) 住房政策的实施方式比较 | 第32-35页 |
(四) 国外低收入人群住房供给模式比较 | 第35-36页 |
三、国外低收入人群住房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第36-40页 |
(一) 政府作为构建和实施住房政策的主体 | 第36-37页 |
(二) 政府在维护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干预住房市场 | 第37页 |
(三) 明确住房政策的目标范围 | 第37-38页 |
(四) 住房政策实施从“砖头补贴”向“人头补贴”转变 | 第38-39页 |
(五) 建立动态调节机制 | 第39-40页 |
第四章 转型时期我国城镇低收入人群住房政策分析 | 第40-50页 |
一、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与住房政策的演变 | 第40-43页 |
二、我国城镇低收入人群的住房现状 | 第43-44页 |
三、我国城镇低收入人群住房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上海市为例 | 第44-50页 |
(一) 房产市场上低价位商品房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低收入人群的需求 | 第46页 |
(二) 商品房市场上供应的住房面积结构不合理,住房面积普遍偏大 | 第46页 |
(三) 住房公积金政策存在不少问题 | 第46-47页 |
(四) 廉租房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 第47-50页 |
第五章 我国城镇低收入人群住房政策发展的建议 | 第50-58页 |
一、我国城镇低收入人群住房政策的目标模式选择 | 第51-52页 |
二、我国城镇低收入人群住房政策发展的基本思路 | 第52-58页 |
(一) 重新定位政府职能,增加对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的政策倾斜 | 第52-53页 |
(二) 继续大力发展经济,为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提供物质保障 | 第53-54页 |
(三) 加强政府调控市场的能力,建立合理有序的房地产市场 | 第54-55页 |
(四) 完善住房供应和住房补贴制度,形成动态的保障机制 | 第55-58页 |
结束语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66页 |
后记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