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虫害及其防治论文

中国部分地区烟粉虱生物型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2页
符号说明第12-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32页
   ·烟粉虱的发生及危害第13-15页
     ·烟粉虱的起源与分布第13页
     ·烟粉虱的寄主第13-14页
     ·烟粉虱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第14-15页
     ·烟粉虱的为害特征第15页
   ·烟粉虱生物型研究第15-32页
     ·烟粉虱生物型研究意义第15-17页
     ·烟粉虱生物型类型第17-19页
     ·烟粉虱不同生物型的生物学差异第19-22页
       ·寄主范围第19页
       ·传毒能力第19页
       ·地理分布第19-20页
       ·抗药性差异第20页
       ·其他差异第20-22页
     ·烟粉虱生物型的鉴定方法第22-30页
       ·生物学鉴定第22页
       ·酶谱鉴定第22页
       ·分子鉴定第22-30页
         ·随机片段长度多态性第23-24页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第24页
         ·核糖体rDNA的间隔区rDNA-1TS1第24-25页
         ·线粒体DNA(mtDNA)COⅠ标记第25-27页
         ·线粒体16S rDNA第27页
         ·SSR分子标记第27-28页
         ·内共生菌的16S rDNA第28-30页
     ·烟粉虱生物型问题的争论第30-32页
第二章 江苏地区烟粉虱生物型监测第32-75页
   ·材料与方法第32-37页
     ·试验材料第32页
     ·主要实验仪器第32页
     ·主要实验试剂第32-33页
     ·试验方法第33-37页
       ·利用RAPD分子标记区分烟粉虱的生物型第33-35页
         ·多头烟粉虱基因组DNA提取第33-34页
         ·RAPD分子标记引物设计第34页
         ·RAPD分子标记扩增反应体系第34页
         ·扩增产物检测第34-35页
       ·利用mtDNA COⅠ基因序列检测烟粉虱的生物型第35-37页
         ·单头烟粉虱基因组DNA提取第35页
         ·扩增mtDNA COⅠ基因引物设计第35页
         ·烟粉虱mtDNA-COⅠ基因扩增反应体系第35-36页
         ·扩增产物检测及回收纯化第36页
         ·序列测定及拼接与校对第36页
         ·种群遗传结构分析第36页
         ·构建进化树第36-37页
         ·选择外群第37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37-72页
     ·烟粉虱基因组提取及PCR扩增结果第37-39页
     ·江苏地区烟粉虱生物型的类型第39-54页
       ·基于mtDNA-CO1基因序列鉴定B型烟粉虱第45-49页
         ·B型烟粉虱mtDNA-COⅠ基因序列组成分析第45-46页
         ·基于mtDNA-COⅠ基因序列分析B型烟粉虱遗传距离第46-48页
         ·基于mtDNA-COⅠ基因构建系统树第48-49页
       ·基于mtDNA-CO1基因序列鉴定Q型烟粉虱第49-54页
         ·Q型烟粉虱mtDNA-COⅠ基因序列组成分析第50-51页
         ·基于mtDNA-COⅠ基因序列分析Q型烟粉虱遗传距离第51-53页
         ·基于mtDNA-COⅠ基因序列构建系统树第53-54页
     ·江苏地区两种生物型的分布与扩散第54-63页
       ·B型烟粉虱在江苏的分布第59-60页
       ·Q型烟粉虱在江苏的分布第60-61页
       ·两种生物型在江苏的扩散第61-63页
     ·江苏地区两种生物型烟粉虱单倍型和基因流分析第63-72页
       ·江苏地区B型烟粉虱的序列变异和单倍型第63-66页
         ·B型烟粉虱中的单倍型种类及分布第63-64页
         ·B型烟粉虱中单倍型的序列变异第64-65页
         ·B型烟粉虱中单倍型的系统发生关系第65-66页
       ·Q型烟粉虱中的序列变异和单倍型第66-70页
         ·Q型烟粉虱中的单倍型种类及分布第66-67页
         ·Q型烟粉虱中单倍型的序列变异第67-69页
         ·Q型烟粉虱中单倍型的系统发生关系第69-70页
       ·江苏地区烟粉虱的种群遗传结构和基因流第70-72页
         ·B型烟粉虱中的种群遗传结构和基因流第70-71页
         ·Q型烟粉虱中的种群遗传结构和基因流第71-72页
   ·小结与讨论第72-75页
第三章 中国烟粉虱生物型的鉴定第75-88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75页
     ·试验材料第75页
     ·试验方法第75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75-86页
     ·RAPD分子标记结果与分析第75-80页
       ·RAPD分子标记区分B型和非B型烟粉虱第75-80页
       ·不同生物型烟粉虱在中国的分布第80页
     ·利用烟粉虱mtDNA-COⅠ基因鉴定中国烟粉虱的生物型第80-86页
       ·中国的B型烟粉虱及其序列变异第80-81页
       ·中国的非B型烟粉虱种类及其序列变异第81-86页
         ·中国的非B型烟粉虱种类第83-84页
         ·非B型烟粉虱种群的分布第84-86页
       ·国内烟粉虱生物型的分布第86页
   ·小结与讨论第86-88页
第四章 我国非B型烟粉虱序列分析及亲缘关系初探第88-103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88-90页
     ·试验材料第88-89页
     ·试验方法第89-90页
       ·单头烟粉虱基因组DNA提取第89页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第89页
       ·PCR扩增反应体系第89页
       ·扩增产物检测及测序第89-90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90-101页
     ·基于mtDNA-COI基因研究中国非B型烟粉虱第90-97页
       ·烟粉虱mtDNA-COI基因扩增结果及数据校对第90页
       ·非B型烟粉虱不同种群的mtDNA-COI基因序列组成分析第90-91页
       ·基于mtDNA-COI基因序列分析不同地理种群烟粉虱进化分歧第91-97页
     ·基于16S rDNA基因分析非B型烟粉虱第97-101页
       ·烟粉虱16S rDNA扩增结果及序列校对第97页
       ·非B型烟粉虱不同种群的16S rDNA基因序列组成分析第97-98页
       ·基于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不同地理种群烟粉虱遗传距离第98-100页
       ·基于16S rDNA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第100-101页
   ·小结与讨论第101-103页
参考文献(REFERENCES)第103-117页
附录第117-128页
 附录Ⅰ第117-119页
 附录Ⅱ第119-121页
 附录Ⅲ第121-125页
 附录Ⅳ第125-128页
致谢第128-129页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eNOS基因转染对心肌梗死后心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熵与模糊集理论在洪水预报及水库调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