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15页 |
| ·微环谐振器的基本功能及主要应用 | 第8-9页 |
| ·有机聚合物光波导材料的优点 | 第9-10页 |
| ·聚合物基微环谐振器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现状 | 第10-13页 |
| ·聚合物波导的制备工艺及纳米模压技术 | 第13-15页 |
| 2 微环谐振器的基本理论 | 第15-26页 |
| ·微环谐振器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 第15页 |
| ·微环谐振器的基本公式 | 第15-18页 |
| ·微环谐振器的几个重要性能参数 | 第18-22页 |
| ·自由光谱范围(FSR) | 第18-19页 |
| ·t_(min),d_(max)及消光比(ER,Extinction Ratio) | 第19-21页 |
| ·精细度(Finess)及Q因子(Q-factor) | 第21-22页 |
| ·形状因子(Shape factor) | 第22页 |
| ·多环级联的微环谐振器的基本公式 | 第22-26页 |
| ·单环的传输特性 | 第23页 |
| ·双环的传输特性 | 第23-24页 |
| ·三环的传输特性 | 第24-26页 |
| 3 微环谐振器的数值模拟 | 第26-44页 |
| ·有限时域差分法(FDTD,Finite-Difference Time Domain) | 第26-29页 |
| ·光线传输法(BPM) | 第29-33页 |
| ·傍轴BPM(Paraxial BPM)的基本原理 | 第29-30页 |
| ·BPM对光波导模式的计算 | 第30-31页 |
| ·BPM对弯曲波导的计算 | 第31-33页 |
| ·FDTD与BPM对微环谐振器仿真模拟的比较 | 第33-37页 |
| ·聚合物PSQ-L基微环谐振器的设计 | 第37-44页 |
| ·波导截面尺寸 | 第37页 |
| ·结构优化分析 | 第37-39页 |
| ·耦合间隙Gap和耦合直波导长度的确定 | 第39-40页 |
| ·PSQ-L基微环谐振器的传输特性曲线 | 第40-41页 |
| ·减小模式不匹配效应的结构优化 | 第41-42页 |
| ·不同耦合长度和不同Gap的跑道型微环谐振器 | 第42-44页 |
| 4 PPESK基聚合物的成膜特性和光学特性 | 第44-68页 |
| ·聚合物薄膜折射率的测量 | 第44-51页 |
| ·菲涅耳公式(Fresnel's equation) | 第44-46页 |
| ·几何光学对平板波导的分析 | 第46-47页 |
| ·波动光学对平板波导的分析 | 第47-49页 |
| ·棱镜耦合仪对薄膜厚度和折射率的测量 | 第49-51页 |
| ·聚合物PPESK的成膜特性 | 第51-57页 |
| ·基体材料PPESK的分子结构 | 第52页 |
| ·PPESK薄膜制备 | 第52-53页 |
| ·薄膜质量的表征 | 第53-54页 |
| ·溶剂吸水性对薄膜质量的影响 | 第54-55页 |
| ·溶剂挥发性对成膜特性的影响 | 第55-56页 |
| ·PPESK系列聚合物材料与衬底的结合性 | 第56-57页 |
| ·PPESK光学特性 | 第57-60页 |
| ·折射率和双折射 | 第57-58页 |
| ·热光系数 | 第58-59页 |
| ·薄膜波导的传输损耗 | 第59-60页 |
| ·PPESK氟化后的光学特性 | 第60-64页 |
| ·分子结构 | 第60-61页 |
| ·折射率及热光系数 | 第61-62页 |
| ·薄膜波导传输损耗 | 第62-64页 |
| ·聚合物Fst-PPESK的光学特性 | 第64-68页 |
| ·分子结构 | 第64-65页 |
| ·折射率及热光系数 | 第65-68页 |
| 结论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