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部分 绪论 | 第9-12页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1页 |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1-12页 |
第二部分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理论基础及内涵 | 第12-23页 |
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理论依据 | 第12-17页 |
(一) 国家财务论 | 第12-14页 |
(二) 政府双重职能理论 | 第14-15页 |
(三)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5页 |
(四) 预算管理理论 | 第15-17页 |
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内涵及构建的必要性 | 第17-20页 |
(一)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内涵 | 第18-19页 |
(二) 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必要性 | 第19-20页 |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政府公共预算的关系 | 第20-23页 |
第三部分 我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构建中的难点 | 第23-34页 |
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的主体定位 | 第23-26页 |
(一)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主体的几种观点 | 第23-26页 |
(二)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主体定位之争的原因 | 第26页 |
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的模式 | 第26-29页 |
(一) 三级预算编制模式 | 第27页 |
(二) 二级预算编制模式 | 第27-28页 |
(三) 一级预算编制模式 | 第28-29页 |
三、国有资本收益的上缴 | 第29-31页 |
(一) 国有企业收益分配的现状 | 第29-30页 |
(二)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益上缴的比例 | 第30-31页 |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相关的会计难点 | 第31-32页 |
(一)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会计基础 | 第31-32页 |
(二) 预算科目的设置 | 第32页 |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相关的法律制度 | 第32-34页 |
(一) 国有资本的立法 | 第32-33页 |
(二) 预算法的修订 | 第33-34页 |
第四部分 解决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构建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 第34-47页 |
一、明确出资人制度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主体 | 第34-35页 |
二、建立适合我国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模式 | 第35-37页 |
(一) 国资委的权责 | 第36-37页 |
(二)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权责 | 第37页 |
(三) 国有企业的权责 | 第37页 |
三、完善国有资本收益分配制度,保障预算收入来源 | 第37-39页 |
(一) 确保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 | 第38页 |
(二) 强化国有资本收益的收缴管理 | 第38-39页 |
(三) 确定恰当的收益上缴比例 | 第39页 |
四、制定符合国有资本预算的会计基础及预算科目 | 第39-41页 |
(一) 确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会计基础 | 第39-40页 |
(二) 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会计科目设置 | 第40-41页 |
五、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法律法规 | 第41-45页 |
(一) 完善《预算法》 | 第42-44页 |
(二) 制定《国有资本法》 | 第44-45页 |
六、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第45-47页 |
(一) 加强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 | 第45-46页 |
(二) 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 第46-47页 |
结束语 | 第47-48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