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P认证技术的研究
| 目录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 ·网络安全与身份认证 | 第8-10页 |
| ·信息安全的威胁 | 第9页 |
| ·信息安全的要求 | 第9-10页 |
| ·身份认证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论文的内容和结构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认证理论及相关技术 | 第12-25页 |
| ·认证的基本概念 | 第12-13页 |
| ·认证协议的分类 | 第13-14页 |
| ·信息认证 | 第14页 |
| ·身份认证 | 第14页 |
| ·实现身份认证的基本途径 | 第14-15页 |
| ·身份认证的实现方式 | 第15-20页 |
| ·单因素认证 | 第15-17页 |
| ·双因素认证 | 第17-20页 |
| ·认证中常见的安全漏洞及应对措施 | 第20-21页 |
| ·主要认证技术的应用 | 第21-25页 |
| ·kerberos认证技术 | 第21-22页 |
| ·PKI技术 | 第22-25页 |
| 第三章 OTP认证技术 | 第25-34页 |
| ·静态口令机制 | 第25页 |
| ·静态口令机制的缺陷 | 第25-26页 |
| ·OTP技术的提出 | 第26-28页 |
| ·OTP身份认证的起源及发展 | 第26-27页 |
| ·为什么需要动态口令 | 第27页 |
| ·动态口令与传统的静态口令相比的优势 | 第27-28页 |
| ·OTP认证机制的基本原理 | 第28页 |
| ·OTP认证方法 | 第28-29页 |
| ·OTP认证系统的实现机制 | 第29-30页 |
| ·OTP生成设备 | 第30-31页 |
| ·OTP身份认证流程 | 第31-32页 |
| ·OTP认证的安全性分析 | 第32页 |
| ·OTP认证的安全脆弱性的对策 | 第32-34页 |
| 第四章 S/KEY协议的分析与改进 | 第34-41页 |
| ·LAMPORT方案 | 第34-35页 |
| ·S/KEY协议 | 第35-41页 |
| ·符号和标识 | 第35页 |
| ·S/KEY协议描述 | 第35-37页 |
| ·S/KEY协议的安全性分析 | 第37-38页 |
| ·S/KEY协议的改进 | 第38-39页 |
| ·增强的S/KEY协议 | 第39-40页 |
| ·增强的S/KEY协议的安全性分析 | 第40-41页 |
| 第五章 SAS协议的分析及改进 | 第41-46页 |
| ·SAS协议描述 | 第41-42页 |
| ·SAS协议的安全性分析 | 第42-44页 |
| ·SAS协议的改进 | 第44页 |
| ·改进的SAS协议的安全性分析 | 第44-46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6-47页 |
| 1、本文的研究成果 | 第46页 |
| 2、本文的不足和展望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