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技术在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研究中的应用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自然保护区概述 | 第10-22页 |
·自然保护区概念 | 第10页 |
·自然保护区发展历程 | 第10-22页 |
·世界自然保护区发展历程 | 第10-13页 |
·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内蒙古自然保护区概况 | 第17-22页 |
2 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概况 | 第22-34页 |
·保护区位置与保护对象 | 第22-24页 |
·地理位置 | 第22页 |
·主要保护对象 | 第22-24页 |
·建立保护区的意义 | 第24-25页 |
·保护区的珍稀性 | 第24页 |
·保护区的多样性 | 第24-25页 |
·保护区的科研价值 | 第25页 |
·保护区的脆弱性 | 第25页 |
·保护区自然地理概况 | 第25-29页 |
·地质地貌 | 第25-26页 |
·气候 | 第26-27页 |
·水文 | 第27页 |
·土壤 | 第27-28页 |
·生物资源概况 | 第28-29页 |
·保护区社会经济概况 | 第29-31页 |
·行政区划、居民与用地 | 第29页 |
·旅游资源 | 第29-31页 |
·交通 | 第31页 |
·工业 | 第31页 |
·保护区管理概况 | 第31-33页 |
·历史沿革 | 第31-32页 |
·管理现状 | 第32-33页 |
·科学研究进展 | 第33-34页 |
3 3S技术应用 | 第34-54页 |
·野外调查与全球定位系统(GPS)应用 | 第34-42页 |
·野外植被调查 | 第34-39页 |
·GPS接受机的野外使用 | 第39-40页 |
·GPS数据下载 | 第40-42页 |
·遥感(RS)应用 | 第42-49页 |
·植被遥感的应用原理 | 第42-43页 |
·图像预处理 | 第43-45页 |
·利用TM图像解译植被类型 | 第45-49页 |
·利用TM获取其它地物信息 | 第49页 |
·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 | 第49-54页 |
·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RS)的关系 | 第49-50页 |
·3D分析 | 第50-51页 |
·叠加分析 | 第51-54页 |
4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分 | 第54-63页 |
·功能区划分和监测站设计 | 第54-59页 |
·调整功能区的必要性 | 第54-55页 |
·功能区划与监测站设计原则 | 第55页 |
·功能区划分 | 第55-59页 |
·实验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探索 | 第59-63页 |
·生态旅游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59-60页 |
·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 第60-63页 |
5 结语 | 第63-65页 |
·取得的成果 | 第63页 |
·存在的不足 | 第63页 |
·讨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论文技术路线图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