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2-18页 |
第一章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概述 | 第18-24页 |
1.1 基本概念 | 第18-20页 |
1.1.1 城镇化 | 第18-19页 |
1.1.2 失地农民 | 第19页 |
1.1.3 失地农民就业 | 第19-20页 |
1.2 基本理论 | 第20-21页 |
1.2.1 职业转换理论 | 第20页 |
1.2.2 就业公共服务理论 | 第20-21页 |
1.2.3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1页 |
1.3 促进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的重要性 | 第21-24页 |
1.3.1 有利于满足失地农民生存需要 | 第21-22页 |
1.3.2 有利于城镇化进程的顺利推进 | 第22页 |
1.3.3 有利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 第22-24页 |
第二章 L市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现状 | 第24-32页 |
2.1 L市城镇化进程 | 第24-25页 |
2.1.1 L市市情 | 第24页 |
2.1.2 L市土地资源及利用结构 | 第24页 |
2.1.3 L市未来发展规划 | 第24-25页 |
2.2 L市促进失地农民的就业措施 | 第25-26页 |
2.2.1 积极出台培训和安置政策,促进失地农民就业 | 第25-26页 |
2.2.2 建立失地农民劳动力数据库,实现动态跟踪管理 | 第26页 |
2.2.3 加强就业优惠政策的宣传,鼓励失地农民就业 | 第26页 |
2.3 L市失地农民就业状况 | 第26-32页 |
2.3.1 L市失地农民就业情况 | 第27-30页 |
2.3.2 L市失地农民就业特点 | 第30-32页 |
第三章 L市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 第32-36页 |
3.1 L市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存在问题 | 第32-33页 |
3.1.1 就业率较低,就业质量较差 | 第32页 |
3.1.2 就业渠道窄,就业满意度低 | 第32-33页 |
3.1.3 就业培训效果差,培训反馈机制欠缺 | 第33页 |
3.2 L市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3-36页 |
3.2.1 政府履行促进就业的职能较弱 | 第33-34页 |
3.2.2 失地农民自身的综合素质较低 | 第34-35页 |
3.2.3 失地农民就业的市场环境较差 | 第35-36页 |
第四章 促进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的对策 | 第36-42页 |
4.1 强化政府履行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的职能 | 第36-39页 |
4.1.1 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 第36-37页 |
4.1.2 健全失地农民就业培训体系 | 第37页 |
4.1.3 开辟失地农民灵活就业新领域 | 第37-38页 |
4.1.4 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 | 第38-39页 |
4.2 提升失地农民自身的综合素质 | 第39-40页 |
4.2.1 转变失地农民的就业观念 | 第39页 |
4.2.2 提升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 | 第39页 |
4.2.3 改变失地农民的就业角色 | 第39-40页 |
4.3 完善失地农民就业的市场环境 | 第40-42页 |
4.3.1 合理规划促进就业实现的城镇化 | 第40页 |
4.3.2 构建城镇对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体系 | 第40-41页 |
4.3.3 注重经济发展质量,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 第41页 |
4.3.4 培育规范的失地农民劳动中介组织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