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1. 引言 | 第13-25页 |
·玉米转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3-20页 |
·转基因的技术 | 第13-15页 |
·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受体 | 第15-16页 |
·转基因的遗传表达 | 第16-19页 |
·反义基因的利用 | 第19-20页 |
·磷脂与磷脂酶 | 第20-24页 |
·磷脂酶D(PLD)的发现及其基因的克隆 | 第21页 |
·PLD 的结构特点 | 第21-22页 |
·酶反应特点 | 第22-23页 |
·PLD 的生理作用 | 第23页 |
·PLD 基因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潜力 | 第23-24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4-2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5-36页 |
·研究材料 | 第25-29页 |
·植物材料 | 第25页 |
·农杆菌菌株和质粒 | 第25-26页 |
·实验试剂 | 第26-29页 |
·仪器 | 第29页 |
·研究方法 | 第29-36页 |
·目的基因转化 | 第29-30页 |
·卡那霉素的有效筛选浓度 | 第30页 |
·转化株系的PCR 检测 | 第30-33页 |
·PCR-Southern 检测 | 第33-34页 |
·玉米的浸染和检测的种植安排 | 第34页 |
·玉米生理指标的测定 | 第34-35页 |
·转基因植株的质膜透性测定 | 第35-36页 |
·数据分析 | 第3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6-60页 |
·农杆菌介导法转基因 | 第36-39页 |
·转化时期 | 第36-37页 |
·浸染液对结实数的影响 | 第37-38页 |
·反义PLDγ基因转化后代的卡那霉素筛选 | 第38-39页 |
·反义PLDγ基因转化体的特异PCR 扩增 | 第39-42页 |
·特异PCR 扩增 | 第39-40页 |
·PCR 扩增检出率 | 第40-42页 |
·反义PLDγ基因转化体的PCR-Southern 杂交 | 第42页 |
·雄性不育性的发现和分析 | 第42-44页 |
·延迟衰老特性的发现及T1 代株行的生理指标检测 | 第44-48页 |
·延迟衰老特性的发现 | 第44-45页 |
·T1 代延迟衰老植株生理特性检测 | 第45-48页 |
·株高的变化 | 第48-51页 |
·T0 代夏播株高的变化 | 第48-49页 |
·温室T0 株高变化 | 第49-50页 |
·T1 代株高的保持 | 第50-51页 |
·T2 代株高的稳定 | 第51页 |
·质膜透性测定 | 第51-53页 |
·T0 代质膜透性分析 | 第51-52页 |
·T1 代耐盐性分析 | 第52-53页 |
·其它性状的变化 | 第53-54页 |
·转基因片段的生物软件分析 | 第54-60页 |
·转基因片段的序列的来源 | 第54-56页 |
·RNA 分析 | 第56-57页 |
·翻译产物的预测 | 第57-59页 |
·转录因子的查找 | 第59页 |
·siRNA 的查找 | 第59-60页 |
4. 讨论 | 第60-65页 |
5.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5页 |
附录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