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腐蚀与保护、金属表面处理论文--腐蚀的控制与防护论文--金属表面防护技术论文

TiAl基合金等离子表面改性工艺与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3页
   ·金属间化合物高温结构材料的发展历程概述第11-12页
   ·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合金研究现状第12-16页
     ·Ti-Al系金属概述第12-13页
     ·TiAl基金属间化合物组织性能第13-15页
     ·TiAl基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发展方向第15-16页
   ·高温氧化第16-18页
     ·高温氧化的定义第16页
     ·高温氧化的基本过程与影响因素第16-18页
   ·高温氧化的改进途径第18-22页
     ·合金成分对抗氧化性的影响第19-20页
     ·表面处理对合金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第20-22页
   ·热扩渗技术第22-29页
     ·热扩渗技术概述及其理论简介第22-23页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第23-28页
     ·离子渗C第28-29页
   ·研究课题的提出第29-33页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29-30页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30-33页
第二章 试验设备、材料与方法第33-39页
   ·双辉等离子渗Nb试验第33-36页
     ·试验设备第33-34页
     ·试验材料第34页
     ·渗Nb工艺试验方案简介第34-35页
     ·渗金属炉操作过程第35页
     ·检测仪器及方法第35-36页
   ·离子渗C试验第36-37页
     ·试验设备第36页
     ·试验材料及工艺第36页
     ·试验步骤第36页
     ·检测仪器及方法第36-37页
   ·氧化试验方案第37-39页
第三章 双辉等离子渗Nb工艺参数优化第39-54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0-46页
     ·极间距的影响第40页
     ·气压的影响第40页
     ·阴源极电压的影响第40页
     ·试样温度影响第40-44页
     ·保温时间的影响第44-46页
   ·不同工艺试样表面分析第46-49页
     ·不同渗金属温度下的表面粗糙度第46-48页
     ·不同渗金属保温时间下的表面粗糙度第48-49页
   ·典型工艺条件下合金渗层分析第49-52页
     ·SEM显微组织分析和GDS成分分析第50-51页
     ·XRD物相分析第51-52页
   ·结论第52-54页
第四章 TiAl基合金表面等离子渗C研究第54-62页
   ·实验结果第54-59页
     ·显微组织分析第54-55页
     ·GDS成分分析第55-57页
     ·XRD物相分析第57-59页
     ·表面硬度检测第59页
   ·小结第59-62页
第五章 TiAl等离子渗Nb后高温氧化性能研究第62-82页
   ·试验结果第62-81页
     ·高温氧化动力学曲线第62-65页
     ·XRD物相检测图谱第65-68页
     ·氧化膜表面形貌及成分第68-75页
     ·氧化膜截面组织及成分分析第75-81页
   ·小结第81-82页
第六章 TiAl等离子渗C和Nb+C共渗后高温抗氧化性能研究第82-104页
   ·试验结果第82-102页
     ·高温氧化动力学曲线第82-83页
     ·XRD物相检测图谱第83-87页
     ·SEM氧化膜表面形貌及EDS分析结果第87-95页
     ·氧化层截面组织及成分第95-102页
   ·小结第102-104页
第七章 高温氧化机理分析第104-120页
   ·氧化热力学分析第104-108页
   ·氧化动力学分析第108-110页
   ·TiAl氧化机理分析第110-111页
   ·TiAl单纯渗Nb氧化行为分析第111-114页
   ·Nb+C复合渗氧化行为分析第114-118页
   ·小结第118-120页
第八章 结论第120-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30页
致谢第130-131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混凝过程中颗粒分形凝聚生长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下一篇: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社会团体的发展状况及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