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其他特种材料论文--防渗材料论文

土工织物膨润土垫防渗有效性研究及相关机理分析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4页
第1章 概述第14-32页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4-17页
     ·垃圾填埋场防渗第14-15页
     ·河流堤坝防渗第15-16页
     ·人工湖防渗第16-17页
   ·GCL简介第17-21页
     ·防渗机理第18-19页
     ·工程特性第19页
     ·与压实黏土相比的优缺点第19-2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1-30页
     ·GCL渗透性能的研究第21-27页
     ·膨润土吸附能力的研究第27-29页
     ·GCL内部剪切强度的研究第29-30页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30-32页
第2章 试验材料、仪器及试验方法第32-52页
   ·试验材料 GCL第32-35页
   ·水化膨胀试验第35-36页
   ·渗透试验第36-43页
     ·土工合成材料渗压仪Geo-Syn第36-40页
     ·GCL渗透试验方法和步骤第40-43页
   ·自由膨胀试验第43-44页
   ·化学分析的方法、仪器及原理第44-45页
     ·溶液BOD_5、COD和氨氮含量的量测第44页
     ·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的量测第44-45页
   ·微观分析的方法、仪器及原理第45-50页
     ·X射线衍射分析第45-46页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第46-47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47-49页
     ·压汞试验第49-50页
   ·室内直接剪切试验的仪器和方法第50-52页
第3章 应力水平对 GCL膨胀特性和渗透性能的影响第52-66页
   ·渗透压力的影响第52-53页
   ·GCL水化膨胀特性的试验研究第53-59页
     ·GCL在先加压后水化条件下的膨胀特性第53-58页
     ·GCL在先水化后加压条件下的膨胀特性第58-59页
   ·水化膨胀后 GCL渗透性能的试验研究第59-63页
     ·先加压后水化条件下GCL的渗透特性第59-62页
     ·先水化后加压条件下GCL的渗透特性第62-63页
   ·水平向应变对 GCL渗透性能的影响第63-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4章 GCL对各种液体的防渗性能和吸附能力第66-92页
   ·选用液体和试验方案第66-67页
   ·GCL防渗性能的研究结果及分析第67-81页
     ·自由膨胀试验和水化膨胀试验结果第67-68页
     ·渗透试验结果第68-75页
     ·液体对GCL防渗性能产生影响的原因分析第75-81页
   ·渗透过程中 GCL吸附能力的研究第81-90页
     ·渗透过程中GCL吸附试验结果第81-87页
     ·GCL中膨润土微观分析的结果第87-90页
   ·本章小结第90-92页
第5章 溶液特性对 GCL膨胀性和渗透性的影响第92-114页
   ·膨润土的水化机理第92-95页
     ·膨润土分阶段水化理论第92-93页
     ·双电层理论第93-95页
   ·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案第95-96页
   ·自由膨胀试验和渗透试验的结果及分析第96-107页
     ·自由膨胀量和渗透系数的关系第96-98页
     ·阳离子离子价的影响第98-102页
     ·阳离子浓度的影响第102-104页
     ·水化离子半径的影响第104-106页
     ·各种因素影响小结第106-107页
   ·溶液特性对 GCL膨胀性和渗透性影响的微观分析第107-110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结果及探讨第107-109页
     ·压汞试验的结果及探讨第109-110页
   ·本章所得规律对液体影响规律的解释第110-112页
   ·本章小结第112-114页
第6章 GCL内部剪切强度的试验与应用研究第114-134页
   ·剪切试样的制备第114-119页
   ·试验内容第119-120页
   ·剪切试验结果第120-123页
   ·GCL内部剪切强度的应用第123-133页
     ·垃圾填埋场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第123-128页
     ·边坡稳定性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第128-133页
   ·本章小结第133-134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34-137页
   ·主要结论第134-136页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36-137页
致谢第137-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4页
附录 膨润土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第144-150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第150-151页

论文共1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远程教育在线学习过程跟踪系统研究
下一篇:测谎技术和测谎结论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