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轨枕预制施工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我国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的发展概况 | 第11-13页 |
·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枕的使用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4页 |
·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的施工工艺研究关键问题 | 第14-15页 |
·施工技术问题 | 第14-15页 |
·施工组织要求 | 第15页 |
·研究内容及章节 | 第15-17页 |
第2章 轨枕设计 | 第17-22页 |
·设计背景 | 第17-20页 |
·罗安达铁路工程概况 | 第17-18页 |
·地形、水文、地质与气候 | 第18页 |
·技术标准 | 第18-19页 |
·轨道工程数量 | 第19-20页 |
·轨枕设计 | 第20-22页 |
·设计参数及指标 | 第20页 |
·轨枕设计图纸 | 第20-22页 |
第3章 轨枕试验 | 第22-39页 |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 第22-27页 |
·原材料的选用 | 第22页 |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 第22-23页 |
·细骨料 | 第23-25页 |
·高效减水剂 | 第25-27页 |
·拌合用水 | 第27页 |
·1067mm轨距有挡肩P·C轨枕生产工艺试验 | 第27-36页 |
·试验依据 | 第27-28页 |
·试验内容 | 第28页 |
·工装及原材料的选择 | 第28-32页 |
·生产工艺试验方案 | 第32-36页 |
·张拉 | 第32-36页 |
·砼成品检验与静载试验结果 | 第36-38页 |
·外观质量 | 第36页 |
·筋位尺寸检查 | 第36页 |
·砼试件强度 | 第36-37页 |
·静载试验 | 第37-38页 |
·试验结论 | 第38-39页 |
第4章 轨枕施工工艺及其对比 | 第39-57页 |
·长线法轨枕施工工艺 | 第39-48页 |
·张拉台座计算 | 第39-43页 |
·厂房场地平面布置 | 第43-45页 |
·施工工艺 | 第45-48页 |
·机组流水法轨枕工艺 | 第48-54页 |
·机组流水法轨枕生产施工工艺 | 第48-49页 |
·预应力钢绞线 | 第49页 |
·预应力张拉及配件安装 | 第49-50页 |
·混凝土配制和搅拌 | 第50页 |
·混凝土灌注 | 第50页 |
·混凝土成型及清边 | 第50-51页 |
·混凝土试件制作和蒸汽养护 | 第51页 |
·脱模和放松预应力 | 第51-52页 |
·机组流水法厂房的平面布置 | 第52-54页 |
·对比分析 | 第54-57页 |
·施工工艺对比分析 | 第54-55页 |
·成本比较分析 | 第55-57页 |
第5章 轨枕制造验收技术标准 | 第57-70页 |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 第57页 |
·引用标准 | 第57页 |
·技术要求 | 第57-61页 |
·材料规格和要求 | 第57-58页 |
·生产工艺 | 第58-59页 |
·质量要求 | 第59-61页 |
·试验方法 | 第61-62页 |
·检验规则 | 第62-64页 |
·质量控制 | 第64-65页 |
·引用标准及文件 | 第64页 |
·材料规格和要求 | 第64-65页 |
·工艺配件和要求 | 第65-66页 |
·钢模型 | 第65页 |
·1067MM轨距有挡肩P.C.轨枕工艺配件 | 第65-66页 |
·存放和出厂要求 | 第66-67页 |
·现场质量控制记录 | 第67-70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建议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