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34页 |
·金属材料强化理论 | 第9-10页 |
·加工硬化 | 第9页 |
·细晶强化 | 第9-10页 |
·固溶强化 | 第10页 |
·沉淀强化 | 第10页 |
·剧烈塑性变形技术介绍 | 第10-12页 |
·ECAP 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2-30页 |
·ECAP 变形过程及机制 | 第13-15页 |
·ECAP 材料的组织变化 | 第15-19页 |
·ECAP 材料的力学性能 | 第19-30页 |
·铝合金简介 | 第30-33页 |
·纯铝的基本特性 | 第30页 |
·铝合金的分类 | 第30-32页 |
·铝合金的强化方法 | 第32页 |
·铝合金的发展趋势 | 第32-33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33-34页 |
第二章 等通道转角挤压的Al-Cu 合金的拉伸性能和断裂方式 | 第34-51页 |
·引言 | 第34-35页 |
·实验材料和实验过程 | 第35-36页 |
·实验结果 | 第36-46页 |
·ECAP 过程合金组织的变化 | 第36-40页 |
·拉伸性能 | 第40-43页 |
·变形和断裂形貌 | 第43-45页 |
·拉伸断口形貌 | 第45-46页 |
·讨论 | 第46-49页 |
·流线组织的演变 | 第46-48页 |
·拉伸断裂机制 | 第48-49页 |
·ECAP 前的均匀化退火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 第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三章 等通道转角挤压及退火后的Al-Mg 合金的拉伸性能和断裂机制 | 第51-62页 |
·引言 | 第51-52页 |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 第52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2-61页 |
·ECAP 及退火后合金组织的变化 | 第52-53页 |
·拉伸性能 | 第53-54页 |
·硬度和抗拉强度之间的关系 | 第54-57页 |
·变形和断裂形貌 | 第57-58页 |
·拉伸断裂机制 | 第58-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等通道转角挤压的铝合金的疲劳行为 | 第62-79页 |
·引言 | 第62-63页 |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 第63-64页 |
·等通道转角挤压的Al-Cu 合金的应变疲劳行为 | 第64-73页 |
·循环应力响应曲线 | 第64-65页 |
·形状系数和包申格效应 | 第65-68页 |
·循环变形和剪切带 | 第68-72页 |
·疲劳裂纹萌生 | 第72-73页 |
·疲劳断口形貌 | 第73页 |
·等通道转角挤压的Al-Mg 合金的应力疲劳行为 | 第73-76页 |
·ECAP 对合金疲劳寿命的影响 | 第73-74页 |
·表面变形特征 | 第74-76页 |
·疲劳断口形貌 | 第76页 |
·ECAP 模具拐角形状对材料疲劳行为的影响 | 第76-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五章 等通道转角挤压的铝合金的冲击性能 | 第79-90页 |
·引言 | 第79页 |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 第79-80页 |
·等通道转角挤压的Al-Cu 合金的冲击性能 | 第80-87页 |
·合金冲击功的变化 | 第80-83页 |
·冲击性能与拉伸强度和塑性的关系 | 第83-85页 |
·冲击断口形貌 | 第85-86页 |
·第二相对冲击性能的影响 | 第86-87页 |
·等通道转角挤压的Al-Mg 合金的冲击性能 | 第87-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0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9-110页 |
致谢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