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绪论 | 第9-23页 | 
|    ·世界能源问题及燃料电池简介 | 第9-11页 | 
|      ·世界能源问题 | 第9-10页 | 
|        ·世界能源概况 | 第9页 | 
|        ·氢的利用与开发 | 第9-10页 | 
|      ·燃料电池简介 | 第10-11页 | 
|    ·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的意义 | 第11页 | 
|    ·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过程 | 第11-15页 | 
|      ·乙醇水蒸气重整反应 | 第11-12页 | 
|      ·乙醇水蒸气重整反应的机理 | 第12-13页 | 
|      ·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过程 | 第13-15页 | 
|        ·水蒸气重整反应 | 第14页 | 
|        ·水煤气反应 | 第14页 | 
|        ·净化 | 第14-15页 | 
|    ·乙醇水蒸气重整反应的催化剂体系及反应性能 | 第15-18页 | 
|      ·贵金属催化剂 | 第15页 | 
|      ·非贵金属催化剂 | 第15-17页 | 
|        ·Cu系催化剂 | 第15-16页 | 
|        ·Ni系催化剂 | 第16-17页 | 
|        ·Co系催化剂 | 第17页 | 
|      ·其他催化剂 | 第17-18页 | 
|    ·乙醇水蒸气重整反应存在的关键问题-催化剂积碳 | 第18-19页 | 
|    ·氧化铈和铈锆复合氧化物 | 第19-21页 | 
|      ·氧化铈的结构 | 第19-20页 | 
|      ·Ce_xZr_(1-x)O_2结构、热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    ·本课题的内容和创新点 | 第21-23页 | 
|      ·研究目的和思路 | 第21-22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2页 |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2页 | 
|      ·预期的结果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3-27页 | 
|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23-24页 | 
|      ·实验试剂 | 第23页 | 
|      ·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    ·催化剂的性能测试 | 第24-26页 | 
|      ·催化剂评价条件、装载方式和原料组成及尾气分析 | 第24页 | 
|      ·反应装置 | 第24-25页 | 
|      ·催化剂床层温度和炉温的测试及控制 | 第25页 | 
|      ·催化性能测试数据的计算方法 | 第25-26页 |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6-27页 | 
|      ·固体氧化物物相(XRD)的测定 | 第26页 | 
|      ·程序升温还原(TPR)测定 | 第26页 | 
|      ·差热-热重(TG-DTA)的测定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柠檬酸法制备Ni/Ce_(0.5)Zr_(0.5)O_2催化剂研究 | 第27-56页 | 
|    ·实验部分 | 第27-28页 | 
|      ·催化剂制备 | 第27-28页 | 
|        ·共沉淀法制备样品 | 第27页 | 
|    3 1.1.2 浸渍法制备样品 | 第27页 | 
|        ·柠檬酸络合法制备样品 | 第27-28页 | 
|      ·催化剂性能测试 | 第28页 | 
|      ·催化剂稳定性测试 | 第2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8-55页 | 
|      ·催化剂性能测试结果 | 第28-44页 | 
|        ·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28-31页 | 
|        ·还原温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31-33页 | 
|        ·焙烧温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33-36页 | 
|        ·柠檬酸用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36-38页 | 
|        ·镍的含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38-40页 | 
|        ·空速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0-42页 | 
|        ·稳定性实验测试 | 第42-44页 | 
|        ·窗口温度测试 | 第44页 | 
|      ·XRD结果与讨论 | 第44-49页 | 
|        ·纯CeO_2、纯ZrO_2、纯NiO和Ce_(0.5)Zr_(0.5)O_2的XRD | 第44-45页 | 
|        ·不同制备方法10% Ni/Ce_(0.5)Zr_(0.5)O_2-700 的XRD | 第45-46页 | 
|        ·不同焙烧温度10%Ni/Ce_(0.5)Zr_(0.5)O_2的XRD | 第46-47页 | 
|        ·不同柠檬酸量的10%Ni/Ce_(0.5)Zr_(0.5)O_2的XRD | 第47-48页 | 
|        ·不同镍含量的Ni/Ce_(0.5)Zr_(0.5)O_2的XRD | 第48页 | 
|        ·反应前后20%Ni/Ce_(0.5)Zr_(0.5)O_2催化剂的XRD | 第48-49页 | 
|      ·TPR结果与讨论 | 第49-53页 | 
|        ·纯NiO、纯Ce02和Ce_(0.5)Zr_(0.5)O_2的TPR | 第49-50页 | 
|        ·不同制备方法的TPR | 第50-51页 | 
|        ·不同焙烧温度的TPR | 第51-52页 | 
|        ·不同镍含量的TPR | 第52-53页 | 
|      ·TG-DTA结果与讨论 | 第53-55页 | 
|        ·350℃稳定性测试后的TG-DTA | 第54页 | 
|        ·550℃稳定性测试后的TG-DTA | 第54-55页 | 
|    ·结论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