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评价及其补偿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价值评价研究 | 第13页 |
·价值补偿方式研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概述 | 第14-15页 |
·评价研究 | 第14-15页 |
·补偿方式研究 | 第15页 |
3 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评价 | 第15-23页 |
·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价值理论 | 第15-17页 |
·森林生态服务及其价值构成 | 第17-18页 |
·森林生态服务的特征 | 第18-19页 |
·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评价方法 | 第19-23页 |
·效益法 | 第19-22页 |
·成本法 | 第22-23页 |
·碳汇法 | 第23页 |
4 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补偿 | 第23-35页 |
·分类经营 | 第23-25页 |
·概念 | 第23页 |
·分类经营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关系 | 第23-24页 |
·森林资源的配置方式 | 第24页 |
·公益林和商品林经营中存在问题 | 第24-25页 |
·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补偿概念 | 第25-26页 |
·确定补偿途径的理论基础 | 第26-28页 |
·财政政策途径的经济学原理 | 第26-27页 |
·产权途径的经济学原理 | 第27-28页 |
·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补偿途径 | 第28-30页 |
·财政政策途径 | 第28-29页 |
·市场途径 | 第29-30页 |
·公益林生态服务价值补偿 | 第30-32页 |
·公益林生态服务供需的经济分析 | 第30-31页 |
·确定补偿数量的原则 | 第31页 |
·补偿数量的确定依据 | 第31-32页 |
·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补偿的主体和对象 | 第32页 |
·商品林生态服务价值补偿 | 第32-35页 |
·国家对商品林生态服务价值补助的经济学分析 | 第32-33页 |
·林业税费和采伐限额对商品林供求的影响 | 第33-35页 |
·商品林生态服务价值的补助的原则、主体、价格 | 第35页 |
5 闽江流域自然社会经济状况 | 第35-42页 |
·闽江流域概况 | 第35-37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7-38页 |
·森林资源状况 | 第38-40页 |
·闽江流域森林资源退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40-42页 |
·对水土流失及洪水、干旱的影响 | 第40-41页 |
·对水环境的影响 | 第41页 |
·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6 闽江流域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评价 | 第42-50页 |
·效益法 | 第42-47页 |
·涵养水源价值 | 第42页 |
·固土保肥价值 | 第42-44页 |
·森林改良土壤价值 | 第44页 |
·固碳制氧价值 | 第44-46页 |
·流域生态服务价值计算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成本法 | 第47-48页 |
·碳汇法 | 第48-49页 |
·用三种方法计算的生态服务价值比较 | 第49-50页 |
7 闽江流域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补偿 | 第50-53页 |
·建立流域生态服务价值补偿机制的必要性 | 第50-51页 |
·闽江流域森林补偿机制建设 | 第51-53页 |
·补偿主体的确定 | 第51页 |
·补偿范围的确定 | 第51页 |
·补偿对象的确定 | 第51-52页 |
·补偿数量的确定 | 第52页 |
·补偿途径的选择 | 第52-53页 |
8 结论与待解决的问题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图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