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第1章 绪论第1-27页
   ·论文研究的背景第15-19页
   ·论文研究的意义第19-21页
   ·论文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21-23页
     ·国外研究的现状综述第21页
     ·国内研究的现状综述第21-23页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第23-25页
   ·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第25-27页
第2章 论文相关的基本理论综述第27-45页
   ·有关空间经济学的理论第27-29页
   ·有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第29-33页
   ·有关产业经济学的理论第33-40页
     ·有关产业结构的理论第34-37页
     ·有关产业组织的理论第37-40页
   ·有关产业集群的理论第40-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3章 中国县域经济的综述第45-68页
   ·县域建制及中国县域经济的内涵第45-48页
     ·发达国家的郡县建制第45-46页
     ·中国县域建制的沿革第46页
     ·中国县域经济的历程第46-47页
     ·中国县域经济的概念第47-48页
   ·中国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第48-52页
     ·县域经济是综合型的地域经济第48-50页
     ·县域经济是联结型的地域经济第50页
     ·县域经济是开放型的地域经济第50-51页
     ·县域经济是特色型的地域经济第51页
     ·县域经济是非平衡的地域经济第51-52页
   ·中国发展县域经济的功能和作用第52-57页
     ·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基础第53页
     ·发展县域经济是培育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途径第53-54页
     ·发展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支柱第54页
     ·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第54-55页
     ·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途径第55-56页
     ·发展县域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第56-57页
   ·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第57-67页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总量规模第58-61页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比较第61-65页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表现第65-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4章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总体框架第68-85页
   ·国外发展地方经济的经验借鉴第68-73页
     ·美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第68-69页
     ·欧盟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第69-71页
     ·日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第71-72页
     ·国外地区经济发展的启示第72-73页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及模式第73-78页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第73-76页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第76-78页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模式第78-84页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重点第78-80页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模式的构架第80-81页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模式的特点第81-84页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5章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模式第85-109页
   ·中国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综合分析第85-92页
     ·中国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第85-86页
     ·中国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总体思路第86-88页
     ·新型工业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由之路第88-89页
     ·新农村建设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目标第89-91页
     ·发展特色产业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第91-92页
   ·中国县域经济特色产业的内涵与开发途径第92-97页
     ·中国县域特色经济及产业的内涵第93-94页
     ·中国县域经济特色产业的形成模式第94-95页
     ·中国县域经济特色产业的发展路径第95-97页
   ·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评估模型第97-104页
     ·县域经济特色产业评估的原则第98页
     ·县域经济特色产业评估的指标第98-101页
     ·县域经济特色产业评估的方法第101-104页
   ·县域经济的特色产业选择实证分析第104-108页
   ·本章小结第108-109页
第6章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组织模式第109-130页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组织模式的构建第109-112页
     ·发达国家郡县体制与管理职能的借鉴第109-110页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组织模式的构成第110页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组织模式的功能第110-112页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县级政府职能转变模式第112-120页
     ·县级政府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第112-114页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县级政府面临的问题第114-116页
     ·县级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模式及基本职能第116-117页
     ·实现县级政府的职能转变目标模式的路径第117-120页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民营企业集聚发展模式第120-125页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民营企业的集聚效应第120-121页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民营企业的发展特征第121-122页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民营企业的发展问题第122-124页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集聚民营企业的途径第124-125页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园区(基地)建设模式第125-129页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园区(基地)的功能第125-127页
     ·县域特色产业化园区(基地)的发展途径第127-129页
   ·本章小结第129-130页
第7章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运行模式第130-169页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运行模式的构建第130-133页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运行模式的构成第130-131页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运行模式的功能第131-133页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创新模式第133-141页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科技创新的作用第133-135页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科技创新的现状第135-137页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科技创新模式的特征第137-139页
     ·实施县域经济发展中科技创新模式的途径第139-141页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第141-146页
     ·基于罗默模型的人力资源作用分析第141-142页
     ·中国县域人力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42-144页
     ·中国县域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途径第144-146页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信贷支持模式第146-151页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影响因素第146-148页
     ·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支持模式的形成途径第148-151页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招商引资模式第151-156页
     ·招商引资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带动效益第151-152页
     ·政府对县域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的引导第152-153页
     ·县域经济发展中招商引资的主体策略第153-154页
     ·县域经济发展中招商引资的基本途径第154-156页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城镇建设模式第156-164页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城镇功能定位第156-160页
     ·中国县域城镇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第160-161页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城镇化模式第161-164页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第164-168页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涵第165页
     ·县域经济发展中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模式第165-168页
   ·本章小结第168-169页
第8章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绩效监测体系第169-192页
   ·县域经济发展绩效监测体系的功能第169-171页
     ·全面评价县域经济发展的效果第169页
     ·衡量县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第169-170页
     ·监控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实现第170页
     ·探索县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第170-171页
   ·县域经济发展绩效监测体系的构建第171-175页
     ·绩效监测体系构建的原则第171-172页
     ·绩效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第172-174页
     ·绩效监测的因子分析模型第174-175页
   ·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绩效监测的实证分析第175-191页
     ·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总结概述第176-178页
     ·浙江县域经济绩效监测的数据获取第178-182页
     ·浙江县域经济绩效监测的因子分析第182-188页
     ·浙江县域经济绩效监测的结果分析第188-191页
   ·本章小结第191-192页
第9章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第192-201页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新型服务型政府第192-194页
     ·积极稳妥地推进“强县扩权”的改革第192-193页
     ·强化县级政府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服务第193-194页
   ·深化管理体系改革,加大政策性支持力度第194-197页
     ·深化以加大投入为主的财税体系改革第194页
     ·深化以统筹城乡为主的服务体系改革第194-195页
     ·深化以增加信贷为主的金融体系改革第195-196页
     ·深化以科技应用为主的科研体系改革第196页
     ·深化以人才支持为主的培养体系改革第196-197页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县域特色产业的发展第197-200页
     ·强化民营企业作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地位第197页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速县域新型工业化第197-198页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并提高集约化水平第198-199页
     ·推进县域城镇化并强化城镇的聚集功能第199页
     ·加大县域招商引资力度发展开放型经济第199-200页
     ·加快县域内现代化流通体系的建设步伐第200页
   ·本章小结第200-201页
结论第201-204页
参考文献第204-21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214-215页
致谢第215-216页
个人简历第216页

论文共2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探索--以河南路桥建设集团总公司股份制改造为例
下一篇:加热及其与紫杉醇联合对A549和NCL-H446细胞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