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局部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物有效性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第11-12页 |
·环境中重金属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大气环境中重金属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土壤中重金属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水体中重金属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第17-19页 |
第2章 研究区域环境状况分析 | 第19-24页 |
·研究区域地理位置及气象条件 | 第19-20页 |
·地理位置 | 第19页 |
·气象条件 | 第19-20页 |
·成都市能耗调查分析 | 第20-21页 |
·研究区域监测点调查分析 | 第21-24页 |
·研究区域污染源调查 | 第21-23页 |
·研究区域重金属污染元素的确定 | 第23-24页 |
第3章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方法 | 第24-37页 |
·主要使用的仪器和试剂 | 第24页 |
·样品的采集 | 第24-26页 |
·大气总悬浮物颗粒物的采集 | 第24-25页 |
·水体样品的采集 | 第25页 |
·土壤与植物样品的采集 | 第25-26页 |
·样品的测定方法 | 第26-28页 |
·样品的预处理 | 第26-28页 |
·测定方法的选定 | 第28页 |
·试验质量控制 | 第28页 |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与测定结果 | 第28-37页 |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 第28-29页 |
·重金属元素总量的测定结果 | 第29-34页 |
·重金属形态测定结果 | 第34-37页 |
第4章 研究区域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 | 第37-51页 |
·研究区域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 | 第37-45页 |
·研究区域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含量变化特征 | 第37-41页 |
·研究区域土壤与植物中重金属含量变化特征 | 第41-43页 |
·研究区域部分水体重金属含量变化特征 | 第43-45页 |
·研究区域重金属含量变异分析 | 第45-47页 |
·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变异分析 | 第45-46页 |
·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含量变异分析 | 第46-47页 |
·部分水体中重金属含量变异分析 | 第47页 |
·研究区域重金属各个元素的相关性分析 | 第47-49页 |
·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相关性分析 | 第47-48页 |
·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相关性分析 | 第48-49页 |
·雨水中重金属元素的相关性分析 | 第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5章 研究区域环境中重金属形态特征分析 | 第51-57页 |
·大气颗粒物的重金属的形态分析 | 第51-54页 |
·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形态分析 | 第51-52页 |
·模拟浸泡后颗粒物中形态分布特征 | 第52-54页 |
·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析 | 第54-55页 |
·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形态分析 | 第54-55页 |
·浸泡后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 | 第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6章 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分析 | 第57-67页 |
·应用总量法对环境中重金属生物效应评价 | 第57-62页 |
·颗粒物中重金属污染评价 | 第57-59页 |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评价 | 第59-62页 |
·应用形态分析法对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评价 | 第62-65页 |
·颗粒物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分析 | 第62-64页 |
·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分析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