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冲突及其协调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 ·对教育价值取向的研究 | 第10页 |
| ·对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研究 | 第10-11页 |
| ·研究视角 | 第11-13页 |
| ·价值目标视角的局限 | 第11-13页 |
| ·价值主体视角确立的依据 | 第13页 |
|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3-15页 |
| 第2章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理论分析 | 第15-20页 |
|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内涵阐释 | 第15-16页 |
|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 | 第16-17页 |
|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三个维度 | 第17-20页 |
| 第3章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冲突 | 第20-30页 |
| ·正常冲突和非正常冲突 | 第20-21页 |
| ·冲突的表现 | 第21-25页 |
| ·社会维对大学维的僭越 | 第21-23页 |
| ·社会维对个人维的凌驾 | 第23-25页 |
| ·冲突产生的原因 | 第25-30页 |
| ·功利主义的诱惑 | 第25-26页 |
| ·教育政策和制度的不完善 | 第26-28页 |
| ·大学角色意识的错位 | 第28-29页 |
| ·青年学生认知的偏差 | 第29-30页 |
| 第4章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协调 | 第30-40页 |
| ·协调的根本目标 | 第30-31页 |
| ·协调的基本原则 | 第31-32页 |
| ·代价最小原则 | 第31页 |
| ·主体间性原则 | 第31-32页 |
| ·超越性原则 | 第32页 |
| ·协调的主要途径 | 第32-40页 |
| ·完善国家政策,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 第32-34页 |
| ·内外兼修,培育大学精神 | 第34-37页 |
| ·培育青年学生的个性精神 | 第37-40页 |
| 结论 | 第40-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