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仿真系统可信性评估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可信性研究概述 | 第7-9页 |
·VV&A 的一般概念 | 第7页 |
·VV&A 的意义 | 第7-8页 |
·VV&A 的技术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论文的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数学仿真模型校核 | 第13-23页 |
·前言 | 第13页 |
·数学模型的校核研究 | 第13-17页 |
·数学模型校核的主要目标 | 第14页 |
·数学模型校核的方法 | 第14-15页 |
·数学模型校核的过程 | 第15-17页 |
·仿真程序的校核研究 | 第17-22页 |
·仿真程序校核的主要目标 | 第17-18页 |
·仿真程序校核的方法 | 第18-19页 |
·仿真程序校核的过程 | 第19-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数学仿真模型验证方法及工具研究 | 第23-33页 |
·前言 | 第23页 |
·数学仿真模型验证方法研究 | 第23-26页 |
·图示法 | 第24页 |
·Theil 不等式系数法(TIC) | 第24页 |
·秩和检验法 | 第24-25页 |
·频谱分析法 | 第25-26页 |
·方法分析 | 第26页 |
·数学仿真模型验证工具设计 | 第26-32页 |
·设计目标、思想及原则 | 第26-27页 |
·总体设计 | 第27-29页 |
·功能设计 | 第29-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可信度综合评估方法分析及实现 | 第33-44页 |
·前言 | 第33页 |
·可信度综合评估方法研究 | 第33-38页 |
·层次分析法(AHP) | 第33-35页 |
·模糊综合评判法 | 第35-36页 |
·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AHP) | 第36-37页 |
·灰色关联分析法 | 第37-38页 |
·可信度综合评估软件的开发 | 第38-42页 |
·软件需求分析 | 第38-39页 |
·可信度评估软件的设计及实现 | 第39-42页 |
·小结 | 第42-44页 |
第五章 应用实例 | 第44-57页 |
·数学仿真分系统概述 | 第44-45页 |
·数学仿真分系统校核与验证 | 第45-52页 |
·数学仿真分系统的校核 | 第45-49页 |
·数学仿真分系统的验证 | 第49-52页 |
·数学仿真分系统可信度综合评估 | 第52-57页 |
·建立数学仿真分系统可信度评估指标体系 | 第52-53页 |
·构造有关评估指标的判断矩阵 | 第53-55页 |
·计算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及其一致性检验 | 第55页 |
·计算数学仿真分系统的总体可信度 | 第55-57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一 数学仿真分系统一级模型的验证结果 | 第63-65页 |
附录二 可信度综合评估软件界面图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