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研究框架 | 第12-14页 |
2 相关理论与研究 | 第14-25页 |
·低碳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发展 | 第14页 |
·低碳理论的应用现状 | 第14-19页 |
·低碳理论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的应用 | 第14-17页 |
·低碳理论在社区规划建设中的应用 | 第17-19页 |
·城市公园的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发展 | 第19-23页 |
·城市公园的概念及分类 | 第19-21页 |
·城市公园发展概况 | 第21-23页 |
·目前城市公园规划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第23-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3 低碳理念在城市公园规划设计过程中的契入点 | 第25-33页 |
·碳循环的概念 | 第25页 |
·低碳理念城市公园的契入点 | 第25-27页 |
·释氧固碳 | 第26页 |
·减少碳排放 | 第26-27页 |
·“冷岛效应” | 第27页 |
·低碳城市公园的概念及特征 | 第27-28页 |
·低碳城市公园的概念 | 第27页 |
·低碳城市公园的特征 | 第27-28页 |
·园林设计要素中低碳理念的体现 | 第28-32页 |
·地形 | 第28-29页 |
·水 | 第29-30页 |
·植物 | 第30-31页 |
·建筑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4 低碳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方法探索 | 第33-66页 |
·影响因子的确定 | 第33-35页 |
·社会因子 | 第33页 |
·经济因子 | 第33页 |
·生态因子 | 第33-35页 |
·规划设计方法 | 第35-65页 |
·区位选择 | 第35-39页 |
·道路交通组织 | 第39-43页 |
·水环境规划 | 第43-50页 |
·植物规划 | 第50-56页 |
·建筑节能 | 第56-60页 |
·新能源利用 | 第60-63页 |
·材料利用 | 第63-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5 实例分析——上海后滩公园 | 第66-73页 |
·概况 | 第66页 |
·低碳理念的体现 | 第66-72页 |
·区位选择 | 第66-67页 |
·道路交通 | 第67-68页 |
·湿地净化系统 | 第68-69页 |
·绿化 | 第69-70页 |
·建筑设计 | 第70-71页 |
·材料利用 | 第71-72页 |
·小结 | 第72-73页 |
6 低碳城市公园规划建设的保障措施 | 第73-77页 |
·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实施全过程管理 | 第73-74页 |
·全寿命周期理论 | 第73页 |
·实施全过程管理 | 第73-74页 |
·规划实施政策建议 | 第74-75页 |
·完善法规规章体系 | 第74页 |
·加强后期管理工作 | 第74页 |
·推进低碳技术发展 | 第74页 |
·建立社会监督机制 | 第74页 |
·加强政府对公众的引导政策 | 第74-75页 |
·低碳城市公园建设模式 | 第75-77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附录 图表清单 | 第81-85页 |
图 | 第81-84页 |
表 | 第84-85页 |
个人简介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