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6页 |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 第8-10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战略联盟研究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饲料行业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第2章 企业战略联盟的理论概述 | 第16-26页 |
·企业战略联盟的含义 | 第16页 |
·企业战略联盟的经济动因 | 第16-20页 |
·协作理论与战略联盟 | 第17页 |
·博弈论与战略联盟 | 第17页 |
·新制度经济学与战略联盟 | 第17-18页 |
·价值链理论与战略联盟 | 第18-19页 |
·产业组织学与战略联盟 | 第19页 |
·其他 | 第19-20页 |
·企业战略联盟的种类 | 第20-22页 |
·按合作的领域分类 | 第20-21页 |
·按合作的对象分类 | 第21页 |
·按合作的参与程度分类 | 第21-22页 |
·按合作企业的地域划分 | 第22页 |
·其他分类 | 第22页 |
·企业战略联盟的组织形式 | 第22-24页 |
·合资企业 | 第22-23页 |
·技术开发与研究联盟 | 第23页 |
·产品联盟 | 第23页 |
·营销联盟 | 第23页 |
·功能协议 | 第23-24页 |
·企业战略联盟的风险 | 第24-26页 |
第3章 我国中小型饲料企业战略联盟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26-37页 |
·饲料业发展综述 | 第26-29页 |
·行业发展回顾 | 第26页 |
·行业发展特点 | 第26-29页 |
·我国中小型饲料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困境 | 第29-32页 |
·产品同质低利,“柠檬现象”严重 | 第29-30页 |
·研发能力弱,技术进步缓慢 | 第30页 |
·企业资源禀赋不足,一体化战略执行乏力 | 第30-31页 |
·目标市场地域化,扩张步伐受阻 | 第31页 |
·经营方式落后,管理水平不高,竞争无序化 | 第31-32页 |
·社会生存环境相对较差 | 第32页 |
·我国中小型饲料企业战略联盟的可行性分析 | 第32-37页 |
·培育优势产业链的必然要求 | 第32-35页 |
·我国中小型饲料企业的相对优势为战略联盟的建立提供了条件 | 第35-36页 |
·我国中小型饲料企业战略联盟的驱动力 | 第36-37页 |
第4章 我国中小型饲料企业战略联盟的路径 | 第37-52页 |
·中小型饲料企业战略联盟的组织模式 | 第37-42页 |
·中小型饲料企业战略联盟的组建 | 第37-38页 |
·中小型饲料企业战略联盟的几种可行模式 | 第38-42页 |
·中小型饲料企业战略联盟的利益分配 | 第42-48页 |
·显性收益 | 第42-43页 |
·隐形收益 | 第43-44页 |
·资源控制模式对收益分配的影响 | 第44-48页 |
·中小型饲料企业战略联盟的关键成功因素 | 第48-49页 |
·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是战略联盟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 第48页 |
·联盟成员的互补兼容性、能力与承诺 | 第48页 |
·核心企业是战略联盟形成和发展的关键 | 第48-49页 |
·合理的联盟组织结构与联盟机制 | 第49页 |
·创造合作的文化氛围 | 第49页 |
·中小型饲料企业战略联盟的其他问题 | 第49-52页 |
·战略联盟的最高形态 | 第49-50页 |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 第50-51页 |
·培育生产资料租赁、交易市场 | 第51-52页 |
第5章 我国中小型饲料企业战略联盟的案例分析 | 第52-58页 |
·“7+1”高科技饲料企业联合体的成立 | 第52-53页 |
·成立背景 | 第52-53页 |
·定位 | 第53页 |
·机制功能 | 第53页 |
·研究所的角色和功能 | 第53页 |
·“7+1高科技饲料企业联合体的运作现状 | 第53-55页 |
·“7+1”高科技饲料企业联合体的启示 | 第55-5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