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

城市的记忆--城市街区景观对城市风貌的影响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9页
 一、城市失忆现象的分析第8页
  1. 城市记忆的衰退第8页
  2. 身边的城市景观第8页
 二、城市街区景观的研究第8页
  1. 街区景观第8页
  2. 设计规律分析第8页
 三、研究的意义和目的第8-9页
第一章 城市的概念与形象形成第9-14页
 一、城市的注解第9-11页
  1. 城市的由来第9-10页
  2. 城市的概念第10-11页
 二、城市形象的变迁第11-12页
  1. 城市及其历史特性的差异第11页
  2. 城市形象的形成第11-12页
 三、城市文化环境的营造第12-14页
第二章 城市中的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意向第14-22页
 一、城市记忆的足迹第14-15页
 二、中国城市的文化传承第15-17页
  1. 中国古代城市意象——文化性第15页
  2. 中国城市的性格延伸第15-17页
 三、西方城市的文化传承第17-19页
  1. 西方古代城市形态——纪念性第17-18页
  2. 西方现代城市意象——标志性第18-19页
 四、西方城市发展带来的启发与思索第19-22页
  1. 西方城市发展带来的启发第19-20页
  2. 我国城市发展的思考第20-22页
第三章 城市街区景观的分析与研究第22-41页
 一、建筑的记忆第22-28页
  1. 城市发展带来的问题第22-23页
  2. 城市新记忆的形成与延伸第23-28页
 二、公共艺术的记忆第28-34页
  1. 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第28页
  2. 公共艺术及其文化精神第28-29页
  3. 开放空间的定义及存在问题第29-30页
  4. 公共艺术的种类与特点第30-34页
 三、公共设施的记忆第34-37页
  1. 城市公共设施的概念第34-35页
  2. 城市公共设施对于城市景观意义第35页
  3. 公共设施的文化性第35-37页
 四、地形地貌的记忆第37页
  1. 地形地貌对于城市景观的意义第37页
  2. 城市设计与地形地貌的关系第37页
 五、街区景观的标识性意义第37-41页
  1. 环境景观标识系统的基本概念及意义第37-38页
  2. 识别性的概念和定位第38-41页
第四章 设计案例分析与研究第41-49页
 一、我国个别城市案例分析第41-43页
  1. 华丽转身——天津洋楼文化第41-42页
  2. 以民国的名义——南京一九一二第42-43页
 二、城市街区景观塑造原则分析第43-46页
  1. 个性原则第43-44页
  2. 协调原则第44页
  3. 延续原则第44-45页
  4. 保护原则第45页
  5. 唯一原则第45-46页
 三、城市街区景观存在问题的研究与解决方法第46-49页
  1. 街区景观问题分析第46-47页
  2. 城市个性与气质的体现第47页
  3. 街区景观问题的解决与分析第47-49页
第五章 城市的记忆保留与更新第49-51页
 一、我国城市形象发展的道路第49-51页
  1. 有机更新与持续维护第49页
  2. 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第49-50页
  3. 大众关心与政府关注第50-51页
后记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基性状的试验研究
下一篇:平原河网区城市河道底质营养盐释放行为及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