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行政程序法的理论界定 | 第10-14页 |
·行政程序、行政程序法的概念 | 第10-12页 |
·有关行政程序的三种观点 | 第10-11页 |
·行政程序法的概念 | 第11-12页 |
·行政程序法的功能 | 第12-14页 |
·保障实体法正确实施以实现实体正义 | 第12-13页 |
·通过制约行政权力来保护相对人权利和实现程序正义 | 第13页 |
·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来提高行政效率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我国行政程序立法的现状分析 | 第14-19页 |
·我国行政程序立法现状 | 第14-15页 |
·我国行政程序立法的特点 | 第15-16页 |
·我国行政程序立法不完善的原因分析 | 第16-19页 |
·现代行政程序得以支撑的宪法理念的缺失 | 第16-17页 |
·行政程序法观念淡薄 | 第17页 |
·尚欠成熟的行政程序法学理研究 | 第17-19页 |
第三章 我国行政程序立法的可行性分析 | 第19-27页 |
·实践呼唤行政程序法治化 | 第19-21页 |
·世界其他国家和我国台湾、澳门地区行政程序法治化趋势 | 第21-24页 |
·我国行政程序立法的现实基础 | 第24-27页 |
第四章 我国行政程序立法的思路 | 第27-34页 |
·关于行政程序立法的基本原则问题 | 第27-29页 |
·我国行政程序的立法模式 | 第29-31页 |
·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与行政程序单行法的关系 | 第31-32页 |
·行政程序法典与行政救济法之间的关系 | 第32-34页 |
第五章 我国行政程序法的制度设计 | 第34-50页 |
·我国行政程序法的主要制度 | 第34-38页 |
·资讯公开制度 | 第34-35页 |
·回避制度 | 第35-36页 |
·职能分离制度 | 第36-37页 |
·调查制度 | 第37页 |
·行政程序法的其他主要制度 | 第37-38页 |
·关于听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 第38-50页 |
·听证制度范围的扩展 | 第39-43页 |
·听证参与人制度的完善 | 第43-47页 |
·听证程序的完善 | 第47-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