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商标法论文

商标淡化行为分析

引言第1-7页
第一部分 商标淡化的基本理论第7-26页
 一、商标侵权与商标淡化第7-12页
  (一) 商标侵权第7-8页
  (二) 商标淡化第8-10页
  (三) 商标淡化的特点第10-12页
 二、国外有关商标淡化行为的界定第12-18页
  (一) 商标淡化的理论与实践第12-13页
  (二) 主要国家对于商标淡化行为的界定第13-18页
 三、商标淡化行为的性质第18-21页
  (一) 是一种侵犯他人合法商标权益的行为第18-21页
  (二) 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第21页
 四、商标淡化行为的认定第21-26页
  (一) 受反淡化保护的对象限于驰名商标第22-23页
  (二) 行为人为商业目的使用驰名商标第23-24页
  (三) 认定驰名商标淡化时不以实际损害为要件第24-25页
  (四) 在主观方面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第25-26页
第二部分 商标淡化行为的分类第26-32页
 一、理论上的分类第26-28页
  (一) 弱化第26页
  (二) 玷污第26-27页
  (三) 退化第27-28页
 二、实践中的分类第28-32页
  (一) 将驰名商标用于其他商品上第28-29页
  (二) 将驰名商标用作商号第29页
  (三) 在互联网上不正当使用第29-30页
  (四) 将驰名商标用作商品通用名称第30-31页
  (五) 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包装、装潢第31-32页
第三部分 商标淡化行为的后果及其责任方式第32-35页
 一、商标淡化行为的后果第32-34页
 二、商标淡化行为的责任方式第34-35页
第四部分 我国导入商标淡化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35-45页
 一、我国导入商标淡化立法的必要性第35-37页
 二、我国构建商标淡化立法的可行性第37-39页
 三、我国商标反淡化保护的立法构想第39-45页
  (一) 我国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第40页
  (二) 商标反淡化保护的立法构想第40-45页
结束语第45-46页
注释第46-50页
参考文献第50-55页
致谢第55-56页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氧致慢性肺疾病早产鼠肺组织CDK4、P21的表达及意义
下一篇:吴茱萸汤对鼠S180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