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观测与试验论文--隧道施工及运用监测论文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监测技术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监控量测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1-12页
     ·监控量测工作现状第11-12页
     ·存在的问题第12页
   ·论文所依托的石头岭隧道工程概况第12-15页
     ·隧址地区自然条件第13页
     ·地质构造第13-14页
     ·水文地质条件第14页
     ·不良地质现象第14-15页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15-17页
     ·研究方法第15页
     ·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二章 监控量测的设计与数据采集第17-35页
   ·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第17-18页
     ·观察目的第17页
     ·观察内容第17-18页
     ·照片采集及处理手段第18页
   ·隧道收敛位移量测第18-25页
     ·监测目的第19页
     ·仪器选定及测点的布置第19-21页
     ·监测断面间距第21页
     ·数据处理与图表第21-24页
     ·其它第24-25页
   ·地表下沉量测第25-26页
     ·量测目的第25页
     ·量测方法及测点布置第25-26页
     ·数据处理及用表第26页
   ·锚杆抗拉拔力测试第26-29页
     ·量测目的第27页
     ·检测方法第27-28页
     ·试验结果报告第28-29页
   ·锚杆轴力测试第29-30页
     ·测定目的第29页
     ·量测设备及断面布置第29-30页
     ·测试结果处理第30页
   ·选测项目第30-33页
     ·常用选测项目简介第31-33页
     ·选测项目的选用第33页
   ·施工监测设计第33页
   ·测试频率第33-34页
   ·监测管理工作第34-35页
     ·监测组织第34页
     ·监测纪律第34页
     ·监测实施第34页
     ·注意事项第34-35页
第三章 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第35-65页
   ·洞内观察的信息反馈第35-41页
     ·掌子面地质状况观察与信息反馈第35-38页
     ·开挖未支护时的观察与信息反馈第38-39页
     ·支护后的围岩稳定性观察第39-41页
   ·位移量测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第41-58页
     ·进行相关研究的可行性第41-43页
     ·灰色系统理论简介第43-46页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进行隧道位移数据分析和预测第46-58页
   ·锚杆轴力测试结果处理与信息反馈第58-60页
     ·锚杆支护的作用第58页
     ·锚杆轴力测试简介第58页
     ·评价锚杆支护数的基本方法及原理第58-60页
   ·依托工程中的应用第60-65页
     ·测试段概况第60-61页
     ·仪器的规格及布置形式第61-62页
     ·量测数据分析及参数评价第62-65页
第四章 塌方段的施工监测第65-82页
   ·塌方概况第65-66页
   ·引起塌方的原因分析第66-67页
     ·地质原因第66-67页
     ·施工原因第67页
   ·坍方处理方法与措施第67-71页
     ·塌方影响带处理方案第67-69页
     ·塌方段的处理第69-71页
   ·施工监控与处理效果分析第71-81页
     ·掌子面地质及支护状况观察第71-72页
     ·塌方处理过程中的围岩变形量测第72-75页
     ·钢拱架表面应变量测第75-77页
     ·两次衬砌间的应力量测第77-80页
     ·处理效果分析第80-81页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五章 监控量测与技术咨询第82-85页
   ·技术咨询的定义第82页
   ·技术咨询与监控量测的关系第82页
   ·实施技术咨询工作的必要性第82页
   ·技术咨询工作的实施要件第82-83页
   ·技术咨询工作的实现形式第83-85页
     ·现场的技术咨询第83-84页
     ·特殊情况下的技术咨询第84页
     ·报告中的技术咨询第84-8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5-87页
   ·结论第85-86页
   ·进一步研究建议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8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第89-90页
致谢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沙曲矿回采巷道软岩复合顶板支护研究
下一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