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 ·现实意义 | 第10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 ·经济区域 | 第10页 |
| ·京津冀地区 | 第10页 |
| ·区域协调发展 | 第10-11页 |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 ·京津冀区域产业协调研究 | 第11页 |
| ·京津冀区域间合作机制研究 | 第11-12页 |
| ·国外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 第12-13页 |
| ·创新点 | 第13页 |
| ·待解决的问题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理论 | 第14-18页 |
| ·劳动分工理论 | 第14-15页 |
| ·绝对优势理论 | 第14页 |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14-15页 |
| ·要素禀赋理论 | 第15页 |
| ·劳动分工理论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启示 | 第15页 |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5-18页 |
| ·可持续发展理论基本内涵 | 第15-16页 |
| ·可持续发展理论核心 | 第16-17页 |
|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启示 | 第17-18页 |
| 第三章 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状况 | 第18-28页 |
| ·京津冀地区产业发展现状 | 第18-22页 |
| ·产业结构特征 | 第18-19页 |
| ·产业布局特征 | 第19页 |
| ·产业合作基本状况 | 第19-20页 |
| ·产业合作中的问题 | 第20-22页 |
| ·京津冀区域产业合作的思路 | 第22-28页 |
| 第四章 京津冀区域城市群的发展状况 | 第28-44页 |
| ·城市群的合作至关重要 | 第28-29页 |
| ·目前京津冀城市群的合作遇到的问题 | 第29-31页 |
| ·京津合作缺位 | 第29-30页 |
| ·河北地区的弱势 | 第30页 |
| ·产业分工不足 | 第30-31页 |
| ·市场化水平较低 | 第31页 |
| ·京津冀城市群合作的思路 | 第31-42页 |
| ·城市群整体功能定位 | 第31-36页 |
| ·京津的功能定位 | 第32页 |
| ·河北省周边各城市的功能定位 | 第32-36页 |
| ·城市群的产业集群发展 | 第36-39页 |
| ·京津冀城市群的市场化进程 | 第39-40页 |
| ·京津冀区域政府间的协调 | 第40-42页 |
| ·京津冀城市群合作的法律保障 | 第42-44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